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但笔者调查得知,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以及其他一些特殊身份人士的子女实行特殊录取。 教育改变人的命运,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如果连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人生出彩的希望就会变得虚无缥缈。如今,一方面,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分配不均衡,寒门子弟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不公正的录取机制,让很多无爹可拼的孩子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诚然,高校教职工也好,校董也罢,他们为高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这不应该成为其子女通过所谓机动招生,进入高校读书的天然理由。要知道,我们国家的高校绝大多数是公立性质,坚持录取的机会公平是首要原则。通过不公平的方式安排少数人的子女上学,就意味着部分更优秀的学子失去进入这所学校的机会,甚至和大学失之交臂。这种竞争会因此改变少数普通人家子弟的人生轨迹,显然是很不公正的。 如果要问什么对教育公平伤害最大,那一定是被滥用的权力。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高校的权力自肥。比如预留机动指标录取教职工子女;再如艺术类招生及补录,北方一所大学艺术系主任告诉笔者,补录时将录取线下浮3分至5分,考生每下浮1分录取,收取1万元。另一方面是各级领导给高校下条子,要求照顾某考生。据报道,一名211高校的负责人称,学校只能通过自主招生的办法,录取上级领导推荐的关系户。可以说,各种违规的机动招生,不但严重破坏社会公正,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也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和公信力。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原副主任刘某某,为他人办理两所高校的“点招”,受贿31万元。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在自主招生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这两个案例,暴露了部分高校招生腐败的状况。今年高考前,教育部重申,严禁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违背的招生办法,对于复查中不达标或通过“点招”等途径违规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学籍注册。现在的关键是,要确保教育部的这个禁令切实落实到位,不负社会各界对公正招生的期望。各种“点招”如同寄生在高招制度上的毒瘤,需要我们下猛招清除,其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将招生全过程晒在阳光下,就是一剂良方。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能够严密监督高招,特别是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等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挤压权力的灰色运行空间,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高招环境。 |
相关阅读:
- [ 06-09]招生向“高考第一大省”倾斜回归公平
- [ 06-03]自主招生腐败令高考改革举步维艰
- [ 06-03]招生腐败案拔出萝卜还要带出泥
- [ 06-03]招生处长受贿千万 背后的公平失守
- [ 05-28]自主招生复查教育部门别越位
- [ 05-26]高校招生抽查反腐好比隔墙扔砖头
- [ 05-21]规范民办校招生也是政府职责所在
- [ 05-09]北大清华拟缩减在京招生计划,走着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