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士学位”与职业教育都需要正名
2014-06-23 07:48:37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
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工士学位(试点)授予仪式上,1103名应届毕业生穿着学校统一定制的新学位服,按照正规的学位授予仪式,依次从院长和导师手里接过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证书。据悉,这是国内首所高职院校试水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授予学位。(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首批工士学位诞生,其实早有迹象可循。一是有人大代表于数年前就建议在高职院校中设立此学位。二是,工士学位所借鉴的国外副学士学位制度,其实已经在个别学校试水:2011年,厦门华夏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专业副学士”,当年获批达1100多名。在某种意义上,工士学位只是“专业副学士”的一种更明确与细分的产物。 必须正视的是,仅仅将职业教育视为纯技能培训的社会观念,早已过时,且这种过度功利与单一的培养模式也被实践证明难以跟上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需要,“工士学位”与职业教育都需要正名。 随着全球化产业升级的到来,对于技术工人与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正在不断刷新。故而,那种将读职业教育视为是考不上大学的次优选择的观念,也应该被重新审视。说到底,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是社会分工向更精细层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人文高等教育并无高低优劣之分。而设立工士学位,恰好在职业技能培训之外,增加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不仅利于职业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随之增加了一定的筛选机制与淘汰效应,将在无形中激发职业教育内部的升级动力。 真正要担心的是,工士的评定沦为学士的“降格以求”。众所周知,任何学位的设立都是极其严肃之事,学位认定也必须具备独立而科学的评选标准,而非仅仅是增设一纸文凭。因此,在现实中要严格区分工士学位与学士学位的评价标准,更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鉴于此,对于尚处于试水阶段的工士学位来说,尽快建立与完善评选标准与体系,促进传统职教体系的转型,重新构建契合学位定位的培养模式,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 朱昌俊(四川 媒体人) |
相关阅读:
- [04-11] 民办高校能否放开价格?
- [06-23] 创设“工士”学位:矮化职业教育的馊主意
- [04-08] 学位遭疑的副校长何妨大方认错
- [06-16] 大学的肚量
- [06-23] 授予“工士”学位可在国家层面探索
- [06-23] 不管什么“士”就业才是硬道理
- [04-28] 学校应成新社区“标配”
- [06-23] 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