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存折”,为扶贫富民注入“电”能量
2020-05-27 15:47: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据新华网报道, 一座100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给贫穷的山西省吉县屯里镇窑渠村带来了致富希望。从2015年1月7日并网发电,到现在已经发电60多万千瓦时,实现收益超过50万元。它就像一个“阳光存折”,为窑渠村的扶贫事业不断注入能量。 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看似无资源、无路径、一穷二白的窑渠村,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终于摆脱了贫困。个中经验,值得总结。 因地制宜,为百姓脱贫“寻光”。窑渠村在黄土高原的深山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也没有像山西其他地方那样可以开发的煤炭资源,村民们脱贫增收缺少可靠的门路。在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下,这些发展相对滞后的艰苦地区,成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经过细致考察发现,窑渠村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平均日照约2000小时,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这个优势,当地扶贫干部因地制宜地开展“光伏扶贫”,为解决当地贫困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老百姓脱贫的希望“光源”。 以民为本,为百姓脱贫“照光”。在奔小康的道路上, “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边远艰苦地区,就算是健全的正常人也难以找到致富渠道,更别说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了。但有了“光伏扶贫”的路子,打开“阳光存折”,就得学会如何最优地使用这个“存折”。为让“存折”里的钱惠及广大老百姓,窑渠村把光伏发电收益的20%用于扶持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40%用于救助本村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意外伤害等致贫的农户,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集体公益性事业及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这一满心满意为百姓谋利益的安排,激发了当地的富民效应,一举点亮了百姓的希望之光。 谋划长远,为百姓致富“蓄光”。清代文学家李渔曾说:“慰人忧贫者,必当授以生财之法。”扶贫更要扶智、扶志相结合。“光伏扶贫”除了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还具有以项目带产业的辐射功能,真正提升地方上摆脱贫困的自我“造血”能力与内驱动力。结合光伏发电产业,设置公益岗位,也一举带动了贫困劳动力通过公益岗位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增收,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奔康蓄积了光亮。 脱贫贵在找对路子,但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开启“阳光存折”,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源源不断注入能量,前途似锦,阳光普照,群众的心里亮堂堂。(聂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