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评论员观察)——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⑦

2024-01-10 09:19:03 作者:周珊珊 来源:《 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第 05 版)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是激发潜能、释放活力的过程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早年的浙江,以连接杭州临安清凉峰镇与温州苍南大渔镇的“清大线”为界,“山海”分割的发展落差一度较大。久久为功,“山海协作”有力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互补发展。如今,浙江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2022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9,地区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浙江的发展历程是新时代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高质量发展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要深刻认识到,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是其中重要一项。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这一重要部署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指明了努力方向。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内需潜能所在。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是激发潜能、释放活力的过程。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挑战,也充满机遇。2023年上半年主要电商平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销售额同比增长12.7%;2023年以来,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五省份乡镇充电桩充电量同比大幅增长。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下好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地区发展差距客观存在,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才能推动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以C919国产大飞机为例,总装在上海,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来自江苏,舱门、发动机隔热材料来自浙江,绘就长三角聚势而强的生动画卷。由长三角放眼全国,一条条新开通的铁路、公路,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提供更有力支撑;一个个增长极、动力源、发展带加速崛起,让要素流动更活跃、经济发展添动力。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决打破区域封锁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回顾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持续增强。展望新的一年,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一定能释放更多发展活力与潜能,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