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联合梯田:亮相世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7-11-22 12:32:19郑丽萍 邱慧敏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联合梯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在考察当地水稻种质资源。

开耕节情景再现

●三明日报记者 郑丽萍 ●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邱慧敏 文/图

近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咨询小组(SAG)专家海琳达·欧伊琪(HelidaOyieke)、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处长熊哲等组成的专家考察组,到尤溪考察评估联合梯田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

随后,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尤溪联合梯田作为“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梯田系统”的四个子项目之一获得原则通过。

这标志着尤溪联合梯田保护与开发渐入佳境,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又迈进了坚实一步。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简称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开始开展的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体系,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食物和生计安全以及文化的国际认同、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8项农业文化遗产被评选为GIAHS。

多元的“梯田系统”

联合梯田位于尤溪县联合镇境内,总面积10717亩,绵延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云山、连云、下云等8个行政村之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

千余年来,联合梯田人民生活在这山地众多的自然环境下,利用自己的智慧开凿出梯田,经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创造了一个立体的农业生态系统。

放眼望去,联合梯田系统倚山开垦,山顶部为水源林和竹林,向下为村庄、梯田,再往下为河流,村庄散落在梯田中间,“田中有寨、寨中有田”,形成独有的、自上而下的“水源林-竹林-村庄-梯田-梯田村庄复合-河流”的优美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和多样的生态功能。

“你看我们的梯田四周都是树木和竹林,山泉水自然引流灌溉,水田自然带水。”联合镇云山村村民郑雄炎指着家门前的一片梯田说,“为了保护梯田四周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乱砍滥伐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在梯田核心区,尤溪县设立了传统水稻基地。典型种植的地方水稻品种包括尤溪术、尤溪红、冷水珠、胡早、石榴红、白玉冬等,旱杂粮包括荞麦、高粱、六月粟、狗尾粟、五爪粟等,丰富了国家以及全球的水稻种质资源。

“东边村划地30亩作为天然水稻基因库,经过祖祖辈辈民间引种,基因库择优传承下高杆和珍稀水稻品种,至今仍然保留有72个地方水稻品种,其他作物123种。”联合镇东边村村主任蔡光华说。

“稀有水稻品种冷水珠,村里已经连续种植5年了,它的高度可达1.7米左右,如果不再种植,那么它就要绝种了。”蔡光华举了一个例子。

在云山村,种植在梯田上的荷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枯瘦的花茎。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农民担心田里的鱼被鸟吃走,因此种植了荷花作为天然的保护屏障。

“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稻田养螺”“稻-豆间作”等水稻多品系间作技术,不仅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达到动物粪便肥田,大豆根系固氮、护埂等作用,保障梯田持续生产的能力。“范美炜说。

多样的生态功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加上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对当地环境的保护,让尤溪联合梯田系统呈现出优美的立体景观。随着农耕活动和植物的季节变化,联合梯田春、夏、秋、冬呈现出多彩的时间格局,呈现出如诗的画卷。

灿烂的“文化遗产”

“吉辰已到,仪式开始。恭请五谷仙神像、牛神塑像上位……”随着司仪话音落下,只见身着道袍的道士走在最前方引领,2人抬大锣、2人抬五谷仙神像、4人抬牛神塑像,一一入场,将神像安放在案桌上。

紧接着,执事人分别捧苹果、大米、蛋酒、艾粿等供品安放在案桌上,让一名老农牵牛立在案桌旁。之后,主祭人、陪祭人就位,进香、酹酒,主祭人为牛神洗尘,陪祭人敬献青草,一同吟诵《开耕祝文》。执事为现场的观众送“如意土”,分“吉祥饼”。

随着“开耕啰!”的高呼,现场鸣锣三响,圆满礼成。这是联合梯田开耕仪式的情景。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开耕节,我们给牛过生日的日子,倒入茶籽油的艾粿是它的‘蛋糕’,这一天它可以‘享受’服务,不能让它劳作。”蔡光华说,以鲜果嫩草、清香薄酒之仪敬拜各路神灵,是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开耕节,寄托了当地人虔诚祈求丰收、祁保平安的心愿。而每年的九月十六日,为了庆祝丰收,感谢神灵保佑,当地人又会举办一次丰收节。

“大家在田里唱歌、跳舞,举办割稻子、打谷子等比赛,这一天也好不热闹。”蔡光华说,经过一代代农人的辛勤耕作和文化积淀,尤溪联合梯田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农耕文化。

有《鞭牛童谣》:“头一鞭,鞭牛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第二鞭,鞭牛身,财气福气伴一生;第三鞭,鞭牛尾,健康平安乐百岁”;有“想知山中事,推问砍柴人”“点灯惜油,种田爱牛”“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农谚;有以《金鸡山上农耕歌》《耕田歌》《十二月节气推天令》等为代表的山歌……

有宋代朱松的《七月四日宿丹溪道中》:“日出露芒重,凉生风叶翻。秋粳已照眼,社酒欲香村。牛下草莱湿,人归园屋昏。个中吾不浅,扰扰与谁论!”他的诗很好地描述了七月尤溪粳稻良好长势和人们勤劳的画面。

目前,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乡土教材正着手编写中,让传统节日、山歌、农谚、古诗词成为尤溪中小学生乡土教材的内容。同时推动尤溪联合梯田相关民间组织的建设,定期举办农耕技术比赛与伏虎庙会等民俗活动,推出歌曲《珠璧联合》《梯田彩霞》,传播农耕文化。

保护与开发并重

眼下,联合梯田稻米已经收割存仓,东边村的村民李时运开始出售自家种植的红米。

与普通优质米相比,红米的价格翻了几番,每公斤售价可达20元。李时运去年种植红米1亩,今年种植面积增加到15亩,让他放心扩大红米种植的原因,是他加入了东边种养专业合作社。

原来,联合乡为了保护梯田,通过合作社对农户给予每亩不超过每年410元的补助,鼓励农户种植符合绿色标准的农产品。为此,合作社从播种、怎么用有机肥,统一规划、统一采购,所有生产资料由政府补贴,免费提供给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让李时运节省了种田成本。

此外,东边种养专业合作社还与厦门一家公司签订100亩的梯田稻米收购合同。“这帮助我们解决了部分销路,剩余一些便自己销售,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才敢扩大种植规模。”李时运说。

联合镇借助联合梯田的品牌优势,以梯田旅游带动“梯田三宝”,即当地出产的花生、田埂豆、梯田稻米等相关土特农产品开发。目前,联合乡已取得“联合梯田”15个类别商标注册证,其中“梯田三宝”已获得绿色标志,大大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保护优先,发展并重。”联合镇党委书记陈祥耀说,今后在坚持保护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助推生态旅游发展,通过三产带动一产、二产,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今年,广创文旅(福州)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已与部分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签约600多亩,统一生产规范、技术标准等,并为“梯田三宝”贴上绿标,瞄准了中高端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陈祥耀介绍,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联合梯田加强农民互助互惠,增加农业收入,反哺农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今后,联合镇将计划建设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对联合梯田重点保护区面积、地方特色作物品种、传统农耕技术、农耕文化等进行综合保护与开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