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刘朗治:沙县卖橘致富带头人

2018-09-06 09:29:17乐小丽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际口村旧貌(资料图)



如今的际口村盖起幢幢新楼。



  1994年,刘朗治(左一)带领村民闯南京柑橘市场,在长江大桥合影留念。



  现在的刘朗治是个时尚的老太太,健身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乐小丽

9月4日傍晚,和往常一样,沙县凤岗街道际口村村民刘朗治在家附近散步、健身。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村尾几间残留的旧屋、东侧整齐的民居和西侧欧式风格的别墅仿佛时光交错,记录了际口村半个世纪的变化。

“我在这里盖过3次房子。”刘朗治说。她今年74岁,祖籍泉州,1966年全家移民沙县,寄居在际口村村旁的移民安置区。靠着夫妻俩勤劳的双手,1972年,他们盖起了第一幢平房,“就像村尾那些旧房子,是木头房。”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沙县,刘朗治勇敢迈出第一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做“班门弄斧”的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年近40岁的刘朗治在一个公路道班当临时工,负责路面养护工作,每个月挣30几元工资,日子过得清贫却安逸。

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解冻,但是农民依然十分保守。刘朗治是其中之一,她坦言:“刚开始,谁也不知道这项政策会持续多久,会开放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1983年,刘朗治当选村里的妇女主任,3年后成了村委支委。作为村干部,她深知要致富就要响应改革开放政策,可是,村里缺个带头人,缺少一个可推广的项目。直到1988年,村民廖显煌和林信旗合伙种橘子,刘朗治看到了希望。

当时一斤橘子零售价一元多,比一斤猪肉还贵,是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可沙县能不能种出好吃的橘子还是未知数,能不能推广呢?

刘朗治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把家里的4亩多林地开垦出来,跟他俩一起种上蜜桔和芦柑。两年后,橘子收获了,虽然不是盛产期,产量不高,但是水分足,味道甜。“沙县也能种出好橘子!”一时间,村民们纷纷效仿,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橘子。

橘子收获了,主要销售渠道是运到城关,或者坐等商贩上门收购,出路有限,价格被动。如何打开销路?乡里的领导把这个重托交给刘朗治:“你脑子活络,想想办法把咱们的橘子销出去!”

1991年,刘朗治回泉州老家探亲,把沙县芦柑带了一些去,家人品尝之后,建议她运一点到泉州卖。

这个建议,是很有挑战性的。泉州市永春县的芦柑有口皆碑,享誉全国。到泉州卖橘子,就好比到山西卖煤矿,到内蒙卖鲜奶,简直是开玩笑。

刘朗治却心动了,她要做的就是“班门弄斧”的生意。

她了解永春的芦柑,更熟悉沙县的芦柑。两地土壤不一样,永春芦柑耐存,采摘之后放几个月,春节过后吃口感最好。沙县芦柑在春节前食用,口感胜过同期的永春芦柑,但是放久了容易变味。

所以,要想在芦柑产地卖芦柑,只能打时间差。

当年11月,刘朗治把自家种的和从村民手中收购的芦柑,精挑细选装了一大卡车运到泉州,一共8吨,仅运费就花了2000多元。

“说实话我很担心,万一卖不出去,运费不说,那些橘子怎么办?”刘朗治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事实证明,只要好吃就不愁销路,那一趟,她的芦柑大受欢迎,赚了近万元。

○巾帼挂帅,征战外省柑橘市场

尝到甜头的刘朗治越战越勇,往返泉州几趟后,胆子也大了:“靠卡车没什么意思,要搞就搞大的!”她决定走铁路运输,把芦柑卖到更远的地方。

1994年,又到芦柑收获季。这天,刘朗治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刘朗治生了6个女儿,最小的两个送养了,还有4个留在身边。丈夫比刘朗治年长许多。考虑他年纪较大,家人一致投票让他负责后勤工作,橘子生意交给刘朗治和女儿们。

说干就干,刘朗治带领女儿们从际口、夏茂、高桥、富口、三明洋溪等十几个乡镇收购了60吨芦柑,装了一火车皮运到南京,一趟净赚6万元。

由于当时汇款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的刘朗治发了愁,生怕把钱弄丢了。最后,她把6万元现金揣在怀里,一路背到沙县。

那一年,刘朗治往返南京3趟,纯利润11万元,第二年就盖起了四层楼的新房子,并直接装修入住。

刘朗治成了村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人之一。许多村民向她取经,她就带着村民们一起跑南京、西安、武汉等地。在她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通过汽车、火车把沙县的橘子销售到全国各地。靠柑橘生意,际口村脱贫致富,盖起了一栋栋新房,1998年5月,际口村被三明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