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头条 > 正文

三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2023-03-27 08:52:41  刘岩松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动动手指,让钢铁贸易变得像网购一样便捷,这在三钢闽光云商供应链金融平台上轻松实现;

生产线全自动化,智能系统对乳制品生产的点滴环节进行精准把控,明一乳业通过“智造”,最大程度保证了产品的新鲜、营养与健康;

通过智慧游三明APP就能享受在三明“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培育数字时代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工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产业数字化步伐全面提速。

推动智能制造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3月22日,走进尤溪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福建顺源纺织有限公司智能化数字车间里,几排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隆隆作响,空中轨道上,空管进而满纱出,却不见一个工人。

“之前,120锭的粗纱机满纱时,工人就要重复120次弯腰取纱,然后再将等量的空粗纱管插到设备上,不仅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还影响纺纱质量。”顺源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在,使用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无须人工干预就能进行新一轮纺纱。

通过数字赋能,越来越多“智慧工厂”出现在三明:南方水泥、旭源纺织、长兴电子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帝视科技等被认定为省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企业……

不仅是工厂,园区也越来越“聪明”。在三明经开区,通过智慧化工园区平台,利用海丝卫星星座数据数字赋能,基本实现了12个园区的业务可视化和决策智能化。

平台针对园区现有企业及其装置、相关区域的数据接入、监测监控,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聚焦安全、环保和应急一体化管理,打造业务可视化、决策智能化的易用型智慧化工园区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塑造化工园区健康生命体。

我市充分发挥本地服务商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包括网络、平台、终端、应用等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参与打造工业互联网企业标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三明联通成立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三明分院),三明市政府与中国工联院、三明学院、福建联通共建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与应用创新基地(三明中心),三明市政府与福建电信、福建移动、福建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产业数字化赋能。

筑牢数字底座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日前,宁化行洛坑钨矿工作现场,一列无人驾驶满载矿石的电机车在运输线上平稳驶过。这是东南区域首个“5G+智慧矿山”应用项目。

基于5G技术,结合矿区实际,对原有智能采矿设备进行基于5G网络的升级改造,通过“5G+多网络融合技术”在矿山无人驾驶、挖掘机远程操控、钻机远程操控、智能调度系统等方面进行装备智能化升级,全面实现矿山装载、运输、调度、管理全作业链智能化。

近年来,我市加快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4734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居全省第五,排在山区地市前列。全市所有乡镇及以上区域已实现“双千兆”100%覆盖,农村5G覆盖率达到50%。地方政府对通信行业政策支持评比全省排名第二,获得省上“双千兆”网络建设统筹10%的倾斜。根据省、市园区标准化新基建建设要求,完成永安尼葛园、沙县金沙园两个试点园区的145个5G建设,每平方公里覆盖站址6.15个,基本实现园区全覆盖。

数字技术也延伸到了三明的乡村。大田县全力建设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以“茶旅产业”为切入点,重点搭建“大田美人茶”公共服务平台,以数字赋能茶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尤溪半山村着力打造尤溪县微网格治理综合平台、“智慧尤溪”APP平台,目前网格长全部注册完毕,正开展入户教学……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乡村基础信息设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据统计,目前全市“双千兆”建设完成投资4.59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15.44%。其中,2022年新建5G基站2058个,累计建成4652个。眼下,市域乡镇及以上区域已实现“双千兆”100%覆盖,全市1755个建制村区域实现4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

政策支持保障

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如何让数字经济提档升级?

我市制定了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我市出台《三明市工业数字化行动指南》《三明市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支持钢铁、装备制造、氟新材料、高端纺织等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MR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实施“上云用数赋智”“5G+工业互联网”等创新行动,重点加快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市充分利用国家“双创”试点城市这一有利契机,加大工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全市共有38家企业信息化项目获得国家“双创”补助资金1200多万元,涉及冶金及压延、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化工、纺织、生物医药、建材、新能源及新材料、农副食品加工、林业加工等行业小微企业。

在政策资金推动下,形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全市共有5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38家企业信息化项目获得国家“双创”补助资金1226万元,51家企业获得上云补助资金537万元,7家企业获得标杆企业资金补助,50多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

近年来,我市主动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建设,立足三明资源禀赋,加快推进企业“机器换工”“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试点示范建设,在装备制造、林产加工、纺织、建材等劳动密集型、智能制造技术装备比较成熟的传统行业实施“机器换工”720台(套),机器换工设备投资额达14亿元,6家企业成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5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8个项目列为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数字化改造升级优质骨干企业25家、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1家,51家“上云上平台”工业企业获得财政资金补助。

三明日报记者 刘岩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