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光荣之家传承厚德家风

2023-10-09 08:42:14  刘博文 刘才恒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里,保存着一块颁发自20世纪50年代的“光荣之家”木质牌匾,见证着宁化子弟兵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国的那段红色历史。

“去年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这块传家宝‘光荣之家’的牌匾捐赠给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让这段故事为更多人所知,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刘茂云感慨地说。

刘茂云是当年参与湘江战役的红军后代,今年77岁,淮土镇淮阳村人,城郊镇退休干部。

刘茂云的父亲叫刘万湖,家中有四个兄长。老大自幼夭折,老二刘万甲在1929年就加入了红军,家人只知道,他随队去往了江西。1948年,年仅3岁的刘茂云按乡俗过继给没有子嗣的三伯刘万朗,成了烈士之后。

传承红色基因

读书、砍柴、干农活、做短工……这是刘茂云的儿时记忆。

1962年,16岁的刘茂云被安排在淮土公社当通讯员。次年,他调到禾口税务所成为了一名助征员。

“在禾口的这些年,谷文昌总指挥的肯定是我前行的动力。”刘茂云谈起禾口公社兴建隆陂水库的经历,那些场景如今仍历历在目。

1971年,正值禾口公社兴建隆陂水库,刘茂云被安排到杨边村包队,带领杨边村社员建设水库。在水库大坝合龙时,三台水轮泵被杂草和泥石阻塞,排水停滞,施工受阻。

当时正值初春,严寒还没退去,正在社员们面面相觑时,刘茂云和两名社员毫不犹豫地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深水中,清除杂草和泥石。二十分钟后,水轮泵正常工作,大坝顺利合龙。

刘茂云冲锋在前的身影,时任隆陂水库总指挥的谷文昌看在眼里,赞扬他为社员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转眼十二年过去,刘茂云因工作调动来到湖村税务所,在店上村包队。他带领店上村一队三十多名社员开垦荒地、挖渠引水,扩种了三十多亩的双季稻,还从县农械厂请来技术人员建水轮抽水站,确保农田灌溉。

在大伙儿的辛勤努力下,次年店上村一队全年粮食增收九万多斤,改变了生产落后的面貌。由于工作表现突出,1979年,刘茂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

后来,刘茂云还在方田乡税务所、宁化县钨矿、宁化县化肥厂、城郊乡政府工作过……日子一天天流逝,他延续了父辈们的光荣传统,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1989年,刘茂云挂职宁化县钨矿党支部书记期间,宁化县钨矿荣获“省级先进企业”等荣誉。2002年,刘茂云个人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传承好家风

刘茂云和妻子育有两儿一女,全家一直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在儿女们记忆中,父亲严厉但不古板,常常用先辈的革命经历,引导和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都勤奋好学,大儿子刘振勋原在石狮市公安局工作,立过三等功,1996年因公殉职。小儿子刘鸿旺在宁化县法院工作,女儿刘雪冬在三明市公安局工作。

家风是人们心灵的归宿。父亲以身作则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给刘鸿旺留下了深刻印象。“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踏实做人、认真干事。父亲的工作岗位变动很多,但他总是努力从外行变成内行。他的言传身教,一直是我成长的航标。”刘鸿旺说。

“爷爷从小就教育我,我们是红军的后代,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今年24岁的孙子刘烨阳在刘茂云的影响下,干一行爱一行,积极投身乒乓球事业,2020年在宁化开办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曾荣获市级优秀指导员和优秀教练称号。去年,他如愿考上研究生。

退休后,刘茂云迷上了红色故事宣讲。社区里、公园里常常活跃着他的身影。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搭建起露天讲堂,刘茂云从父辈们的革命经历,讲到自己工作后经历的社会变迁和对党的感情。

“作为红军后代,要传承红色基因,将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传下去。”刘茂云说。(刘博文 刘才恒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