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访三明市市长李春
2024-01-13 09:23: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东南网1月1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罗昱伦)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三明市市长李春,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进行深入交流。 记者:三明是一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缔造的新兴工业城市,是一片勃勃生机的创业热土,请问,民营经济在三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李春: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不断研究出台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以上的税收、近80%的GDP、9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三明民营经济能够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还离不开三明优质的“软环境”。一是包容开放的人文环境。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三明已经连续蝉联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同时,三明是福建老工业基地和客家祖地,三明人来自五湖四海,城市具有包容开放的特质。二是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三明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三明市人民政府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规定》,全面推行柔性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执法机制,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综治“长安杯”,正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三是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明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非公企业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企业家日”,每年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具体困难。我们还组织相关部门赴上海市学习营商环境先进做法,制定了《三明市深化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三明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主动对标上海经验。 记者: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需求减弱叠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三明如何帮助民营企业积极应对、渡过难关? 李春:三明市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紧紧围绕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转型的火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聚焦民企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千方百计帮助民营企业解难纾困。 一是及时“输血”,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积极助企纾困,用好用足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贷款、中小微企业提质增产争效贷款政策,发放中小微企业纾困贷款4035笔、73.97亿元。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23个百分点。促进“银企”高效精准对接,先后举办“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等政银企对接活动,预计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增加120亿元。创新增信机制,推出《三明市融资担保“白名单”企业管理办法(试行)》,已发布8批、448家“白名单”企业,帮助企业获得授信120.12亿元、发放贷款96.96亿元。 二是充分“活血”,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手拉手”活动,引导1850家企业入驻供需对接平台,达成意向供需资金60.8亿元;围绕钢铁、水泥等重点产业,举办线下“手拉手”精准对接活动19场,参加企业1000余家,达成产品采购及投资意向135亿元,推动民营企业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抢抓沪明对口合作机遇,推动400多款三明优质农特产品登陆上海“百县百品”、西郊国际等25个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让好产品找到好销路、卖出好价钱。 三是全力“造血”,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行动计划,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十四五”以来,全市实施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40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1家。引导企业增资扩产,突出“扩能、提质、增效”,出台《抓增资扩产项目促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大技改转型力度,“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增资扩产项目951个,完成投资594.44亿元,恒利达重工机械等479个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民营企业入规培育,调整充实“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完善“下转上”企业帮扶机制,推动新建投产项目早入规、早纳统,2023年全市新增入规企业122家。 记者: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三明市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春:2023年8月25日,三明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研究通过了《关于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三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近期若干举措》等22项配套政策、举措。三明市将认真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增强争优、争先、争效意识,深入学习传承“晋江经验”,全面贯彻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部署,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一是聚焦民企“所忧”,着力提信心。在助企纾困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融资等实际困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更好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在稳定政策供给上下功夫,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优化,紧扣企业诉求,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稳定性、连续性,切实改善民营企业预期。在权益保护上下功夫,把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作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重要内容,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保护机制,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二是聚焦民企“所能”,着力拓空间。突出“降门槛”,坚持“非禁即入”原则,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健全《三明市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工作机制》,实现国企民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一视同仁。突出“给机会”,鼓励民营企业共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政策红利,参与沪明对口合作、京闽科技合作、新时代山海协作,融入11条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投资机会。突出“提质效”,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生产工艺、产品体系迭代升级,积极增资扩产、股改上市,推进工贸分离、农贸分离,实现民营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聚焦民企“所需”,着力优环境。建立一流的营商环境,主动对标上海市浦东新区、厦门等地区先进经验做法,突出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全力建设“便利三明”。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规范政商交往行为,鼓励公职人员坦坦荡荡同企业接触、真心实意同企业家交往,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办好“三明企业家日”活动,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推动新时代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宣传报道,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良好氛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