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筑牢城乡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4-07-05 08:59: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5日报道(本网记者 蔡晓卿 通讯员 林章玲)今年4月以来,三明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频发、多发,防御的形势严峻。如何做好预警和防范,更是当务之急。近日,东南网记者就如何应对极端天气采访了三明市气象局有关专家。

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以应对防范极端天气事件。“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应急预案、预警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的需要进行不断修订。”三明市气象台总工沈永生说,近年来,该市极端天气中暴雨灾害凸显,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极端性,致灾严重,危害性大,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程度居各类气象灾害之首,以暴雨灾害为例探讨应对措施十分有意义。

建立应急机制

“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观测数据的准确率不断提升,基于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等预报预警技术不断完善,近年来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精细化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暴雨预报预警来说,现在我们一般会提前1个月通过气象月报预报未来1个月的主要降水过程,提前十天预警未来十天的暴雨天气过程,提前1~2天针对暴雨强度、落区发布重要天气预警报告,为政府及公众提供强降水的预警信息。”沈永生说。

沈永生还介绍,临近强降雨的1-2天前,气象局会发布重要天气报告,分析研判天气过程降水量、降水时间节点、落区,为科学防御暴雨过程提供参考依据,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联动会商。临近强降雨的2-6小时,根据相关标准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和短时强天气报告。

“根据防暴雨应急响应等级不同,与市防指会商的次数会有不同,比如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Ⅳ级,即一天一会商;防暴雨应急响应Ⅱ级,就开启加密会商;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Ⅲ级后,气象局入驻市防指,提供全天候气象服务,分析天气形势,研判变化趋势,现场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材料。”沈永生说。

气象预报预警及雨情信息成为各部门抢险救灾的“消息树”“发令枪”。沈永生介绍说,三明市气象局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即“12”指12小时滚动发布天气预警信息,“6”指每6小时发布乡镇精细专题服务,“2”指短时强天气报告、直通服务),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到乡、到村,为精准指挥、精准防御作出了精准预报。同时,充分运用短信平台、“双微”融媒体矩阵,制作发布各类预报预警及科普信息,准确把握城市防灾减灾节奏,城市决策部门、各行各业及公众迅速响应。

气象观测自动化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站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目前三明各乡镇至少都建设有1个及以上的自动站。”沈永生还介绍说,自动站网已基本覆盖三明全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三明地区强降水等天气气象要素数据。目前,三明站点密度已达8公里*8公里,未来将逐步提升到5公里*5公里,气象数据的精准度将进一步提高。相比原来的人工观测,自动化气象观测的观测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观测数据传输用时提升至分钟级,传输频次实现5分钟到达预报员桌面,数据传输频次与效率大幅增加,为实现“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城市极端暴雨天气,从气象垂直观测来看,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专业设备也得到不断更新升级,使得气象台实况观测信息越来越接近大气真实情况。”沈永生说,随着数值模式的更新提升,现在24小时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化到每小时实时,长序列预报15天天气情况,气象观测能力的提高,使得预报能力不断提高。

三明市气象局还建立健全多要素、立体化、高时空分辨率气象实况监测业务;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装备保障,确保数据及时准确。针对暴雨天气过程,市气象局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各类仪器的维护,并对故障仪器开展维修,确保仪器稳定运行。

多部门联动防灾

此外,三明市气象局强化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据三明市气象局服务中心负责人卜银军介绍,该局联合自然资源、交通、高速公路、农业、文旅等部门联合发布地灾、道路交通、农业生产、旅游等安全风险预警35期,联合市县两级防汛办发布预警短信49条,第一时间预警“叫应”到点到人,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6月9日以来的暴雨天气过程,三明市气象局共发布《重要天气预警报告》12期,发布《短时强天气报告》21期,开展点对点直通服务21次;6月14日10时至17日22时,逐小时滚动发布《雨情监测报告》:统计过去2小时天气实况并预报未来2小时强降水落区,共发布58期。实现信息互通,为灾害防范打出“提前量”,为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为应对极端气候风险挑战,三明市气象局树牢风险意识,极限思维,在“准”字上下足功夫,在“细”字上做足文章,提升预警水平和提高气象信息发布精准性,筑牢城乡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气象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