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盛九元:借鉴台湾模式 推进两岸农业合作

2016-01-07 16:14: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大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持续关注“三农”问题。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在台湾《旺报》上刊载文章,从此次会议展现的新意,探寻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契机与新空间。

全文内容如下:

大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继续秉持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的姿态,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此次会议所展现的新意,可以透析出今后大陆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也可以从中探寻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契机、新空间。

加大农村市场化

第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表述,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奠定了基调。这一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从供给侧角度推动农业发展,核心是将农业生产由数量的增长转为效益为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发展模式。

“供给侧改革”对今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生态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精致化成为大势所趋,而这一发展方向与台湾农业精致化的发展方向趋同,今后大陆需要在农业领域进一步向台湾学习和借鉴;而台湾农业发展中的相关经验正可以补充大陆的“短板”,并为两岸合作提供新的动力和发展空间。

众所周知,“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多为工业领域的用词,出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显示当前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大陆将加快解决国内外粮价倒挂的问题,同时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民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补齐短板。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反哺”,尤其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加大农村的市场化进程至为关键。而台湾的相关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经验,尤其是建立农村复兴专项基金等举措更是“补短板”进程中可以运用的模式和可行路径。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成为政策重点。今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将会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

台湾农业从1970年底开始,就已经历过类似的“农业复兴”阶段,也提出过一系列的对应性政策,尽管效果不彰,但相关经验也可供大陆参考。与此同时,台湾农业随着全球化的冲击,也面临再次调整。由于两岸之间在规模、经营方式、市场需求方面强烈的互补性,因此,双方可以在相互开放农业投资、农业新品种、市场拓展、农村组织、农民服务体系方面开展更加有效的合作,从而在大陆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两岸农业合作的新空间、新机遇。

台湾农业复兴经验

第四,在财政投入方面,大陆将秉持“力度不减、总量有增、结构有调”的原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将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要改变原先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平均分配等问题,提高财政对农业支持的效率,优化结构、整合项目、聚焦重点。

可以预期,今后在大陆农村发展过程中,推动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提升生态农业的范围和面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层次、实现产销平衡,将成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在这一大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可以针对上述新的情势,重点聚焦在生物农药领域,选择适当区域,开展相关试点。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为“三农”合作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两岸合作有利于共同繁荣,特别是大陆市场及持续增长的态势对台湾经济复苏与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而大陆在调结构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效引进与借镜台湾的优势资源,因此,两岸合作的深化难以逆转。随着合作的深化,两岸需要不断探索新合作模式与路径,而农业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其他领域的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可以增进两岸民众的共同福祉。这就需要两岸进一步增强互信,以更加开放与善意的思维去探寻合作的新空间。(盛九元作者系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