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奴先生晚年与妻子一同居住在重庆璧山区。(图片来自网络) 创作了《甜蜜蜜》、《小城故事》、《冬天里的一把火》等3000多首歌词的台湾作词家庄奴先生10月11日凌晨在重庆逝世了,享年95岁。媒体称他是“蜚声全球的华语歌曲词坛泰斗”、是与乔羽、黄霑并称的“词坛三杰”。但我更想单纯地称庄奴是一位“词人”。 “词人”古而有之,宋代最盛,词人的情怀绵延至今,在庄奴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我天生就是个写歌的,偶然入行,终身如此。”。庄奴一生清贫,“家徒四壁,两袖清风”,虽被奉为“泰斗”,却心静如初,只为“一首好词得来心情愉快”,60多年笔耕不缀直至生命的最后。最后的那段日子,庄奴的认知能力变得很差,但还是能够拿笔写东西创作,灵感总是潜入夜,最后的创作大多是在晚上进行的。庄奴每天早上都听自己以前创作的过的歌,昏迷之前,在自己的一本月乐谱册上,写下绝笔“太美”两个字。是啊,乐谱里那些曾经与思绪一起跃动的歌词太美,笔尖滑过乐纸的那一刻,也许有留恋、也有欣慰。他为歌词生,歌词为他活。 庄奴的“词情”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文采在经历中邂逅了情愫,词句跃然纸上。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于北京,其父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1939年国难当头,庄奴投笔从戎报考了飞行学校,南渡黄河时曾改名“黄河”,后感怀于宋朝诗人晁补之的“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自此以“庄奴”为笔名。1941年,20岁的庄奴考取北平中华新闻学院,1943年庄奴在重庆铜梁加入了抗日队伍。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庄奴依然清楚记得和其他青年们一起合唱《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的激情场景。 1949,庄奴移居到台湾,此后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庄奴说,人生如梦,抗日救国梦没能实现,却与亲人海峡相隔,这也铺就了后来他走上写歌这条路,因为太多情愫需要表达。1958年,由庄奴作词、周蓝萍作曲的《愿嫁汉家郎》随着影片《水摆夷之恋》放映而一炮走红。随后庄奴创作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等作品由邓丽君唱红。很多人都认为“是庄奴成就了邓丽君”,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中,百分之八十的歌词出自庄奴之手,邓丽君自己也曾说过“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但庄奴进行了纠正,他认为“是她唱红了我的歌,是邓丽君小姐成就了庄奴”,“没有邓丽君就没有庄奴”。 有过两次婚姻的庄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第一位妻子陈孟华不幸患尿毒症,庄奴十几年时间为了给其治病变卖年房产倾尽所有。妻子的病逝对他打击很大,甚至一度想过轻生,在朋友的开导下,才慢慢从悲伤中走出。后来,经人介绍,庄奴结识了小他23岁的重庆女子邹麟。1993结婚后,庄奴常来往于重庆和台湾,并最终选择在重庆璧山区一家养老院安享晚年。期间,他创作60多首与重庆有关的歌曲,包括《小而美》、《长江三峡》、《飞到山城》等,成了地道的“重庆女婿”。庄奴与邹麟相互扶持、患难与共,庄奴作歌《手杖》献给她以表达爱意,“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中不好缺少的手掌,这辈子有了你,才懂得竖起来脊梁,挺起胸膛。” 虽然创作了海量作品,但庄奴与众多唱自己歌的歌星并没有什么交道。他说:“如果时间都用来应酬,我哪有时间写好歌?”这就是庄奴的写作态度。对于邓丽君,庄奴也只是在她参加歌唱比赛的时候见过一面。邓丽君出名后辗转各地演出,后又常居海外,俩人更没机会见面,但有靠书信来往。2005年邓逝世10周年,庄奴在《怎能遗忘邓丽君》书中公开了邓丽君写给自己的36封信函。邓丽君在信中以“小丽”自称,庄奴总结,两人的关系一是师生、二是父女、三是朋友。 一生创作出3000余首好歌词,难能可贵,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对于怎样写出好词,庄奴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词作者首先要有文化,其次,词作者的心灵要有美。“只有心灵有美了,才能写出美的词来。如果你心中有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能写好吗?”也许,正是庄奴的心灵美,给我们带来了一首首充满温情,传唱度极高的歌曲。乐谱上的绝笔“太美”正是“词人”庄奴一生的写照。(文/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