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闽台经贸 > 正文

【专家解读31条措施】“31条措施”是台商大陆发展的新时代机遇之窗

2018-11-13 07:55:20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在新时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31条措施”的出台,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两岸民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两岸各界民众的欢迎和赞誉。从台商群体的角度看,“31条措施”更是为他们提供了搭乘大陆经济成长快车的重要平台和契机。

  如果只观察近一两年形势,台湾因素和美国因素使得台商在大陆创业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当前台海形势日益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出台诸多阻挠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影响台商开创和拓展在大陆的经营版图;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升级为贸易战,对大陆台商的出口市场和进口原料产生不利影响。

  但如果我们把观察期拉长到近10年,会清晰发现中国大陆因素正在日益显著地成为台商发展的最强劲动力。2008年以来,中美两国经济规模与各自占全球经济比重的差距迅速收窄,速度前所未有,并成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最重要原因。为应对外部贸易环境恶化及内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国政府于2015年正式推出三大历史性战略举措,成为中国经济应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行动指南。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是针对中国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采取的开拓举措,“中国制造2025”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中国内部的需求与供给采取的升级政策。这些政策将确保中国大陆经济沿着健康的发展轨道突破困境,继续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同时也成为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

  “31条措施”为台商把握新时代新机遇铺平了道路。三大历史性战略举措为企业提供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在中国经济完成转型、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经济体之后,不一定还能再有,台资企业如能抓住机遇,可能会再现第一代台商到大陆创业的辉煌壮举。然而台资企业的苦恼是,其定位既不同于内资企业,也不同于外资企业,上述市场商机和优惠政策不少台商感到“看得见够不着”。而且由于民进党上台后拒绝继续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制度化协商中断,台商无法通过两岸正常的制度化协商解决两岸经济合作中的政策与法规问题。

  如何继续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是大陆方面一直重视的问题。中共十九大提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要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1个部门,于2018年2月28日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这31条的第1条就是“台资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适用与大陆企业同等政策,将大陆“中国制造2025”的商机向广大台商完全敞开,在没有台湾当局配合的情况下单方面扩大开放,为台商的参与铺平了道路。综观前12条针对台商的优惠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将新时代新环境的新政策新机遇完全向台商敞开,这有利于台资企业分享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机遇,有利于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从具体内容看,31条惠台措施中有12条措施涉及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笔者将这12条优惠措施具体分为市场、用地、税收、补贴、融资、信用6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攸关台资企业利益的优惠内容。根据笔者的调查,虽然所有台企在规划投资时都表示会首先考虑区位因素,但区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上述6方面政策因素的综合反映。不同类型的台商对不同领域的政策关注度也不同。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更关注工业用地、税收补贴等生产成本方面的政策因素,而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更关注市场准入资质等方面的政策因素;握有大量自有资金的中大型企业最为关注的政策依次是:用地、市场、税收政策,以及产业链配套情况,而中小企业在有投资意向初期的关注因素依次是:融资、补贴、用地政策。当然,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实务操作中,以上6个方面并不会清晰界定,会有一些变通措施。无论如何,对台资企业来说,这些措施都将帮助台资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转型升级,拓展内需市场,获得更多商机,实现更大发展。

  事实上,以“同等待遇”为特征的“31条惠台措施”对台企的助力效应目前已经初步显现。从今年台湾当局批准的台商对大陆投资看,“31条措施”出台前的1-2月平均投资额是2.6亿美元,出台后的3-5月平均投资额是8.3亿美元,换言之,在“31条措施”的惠台政策激励下,台商对大陆的月平均投资额提升至此前的3倍多。相信随着“31条措施”的不断传播和发酵,会有越来越多的台商看到和把握住新时代的大陆机遇,积极投入两岸经济产业合作大潮中来。(朱磊,作者系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