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新社台北3月13日电 (记者 刘舒凌 陈小愿)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范世平13日在台北表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台讲话是对民进党的警告,凸显“九二共识”没有模糊空间。

一场以大陆两会及两岸关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13日在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举行。

范世平在论坛上指出,去年“太阳花”学运以来,台湾社会中怀疑“九二共识”的声音被凸显;其中包括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近日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列为了“立法院”优先法案,而该党所支持的“学运版”条例是在打“两国论”的擦边球。

范世平说,在此情况下,大陆方面必须画出“红线”。习总书记在日前大陆两会所做对台讲话中强调“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已警告民进党,“九二共识”没有模糊空间。

台湾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永明也指出,习总书记的有关谈话,“画红线”的讯息相当清楚。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能否直接面对“九二共识”或提出可受检验的两岸政策新主张,是其参与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路上的一大考验。

杨永明直言,台湾当局如果不能面对“九二共识”以维持台海稳定,则两岸关系不能排除再度出现陈水扁执政后期的危机。(完)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郑巧)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范丽青11日在北京表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两岸关系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对台工作,拓展两岸关系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范丽青指出,习总书记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受到两岸各界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

她阐述,其中包含的主要精神是:第一,强调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和平发展成果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

第二,强调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政治基础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在于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强调“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在这一点上,大陆方面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绝不会有任何变化。

第三,表达了大陆方面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善意,指出这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第四,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范丽青进一步指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台海局势新变化,总揽全局,着眼长远,显示了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决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对台工作,拓展两岸关系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有记者问,民进党以所谓“三个有利”、“三个坚持”回应习总书记的讲话,大陆方面对此有何评论?

范丽青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之所以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最重要原因是两岸双方均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这一基础的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只要认同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

有记者问,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表示,他将向上海市发函,希望今年继续举办“双城论坛”,但柯文哲始终没说清对于“九二共识”的态度,请问大陆对此有何态度?

范丽青表示,大陆方面注意到了相关报道。2008年以来,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受到两岸民众和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欢迎。只有坚持和维护好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以及两岸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才能行稳致远。(完)

中新网3月11日电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1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就两岸关系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台海局势新变化,总揽全局,着眼长远,显示了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决心。

有记者问,习总书记在3月4日的对台重要讲话包含了哪些重要的政策信息,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范丽青表示,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受到两岸各界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其中包含的主要精神是:第一,强调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和平发展成果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第二,强调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政治基础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在于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强调“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在这一点上,大陆方面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绝不会有任何变化。第三,表达了大陆方面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善意,指出这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第四,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范丽青指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台海局势新变化,总揽全局,着眼长远,显示了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决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对台工作,拓展两岸关系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台湾《旺报》10日发表评论说,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四个“坚定不移”,指出“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若遭到破坏,两岸的互信将不复存在,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老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习总书记的谈话,绿营多着墨于“地动山摇”这四个字,《旺报》对绿营的惯性思维与抹黑策略非常不以为然。

《旺报》评论摘编如下:

对习近平的谈话,有几项民众应该了解并重视的地方。首先,习的谈话除了重申“九二共识”、反“台独”这些绿营不喜欢听的基调外,主调其实是以“两岸一家亲”为基础,环绕在两岸和平的共同祈愿上,强调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等。从绿营“抹去正面、强化负面”的反应惯性,再度显现民共互信的脆弱,未来互信基础难以建立。蔡英文曾说“两岸任何一方都有维持台海和平稳定责任”,民进党不能一味指责对方破坏和平,而不反思己方责任,学着解读正面元素,寻找公约数,可能是对胜选信心满满的民进党最艰难的功课。

仔细检视蔡英文的回应,可以说是“先空后硬”,第一时间,先采“空回应”,重申蔡英文年初于中国事务委员会的“三个有利、三个坚持”,不正面回应。但随即采“硬回应”,指出(九二共识)“名词”或者是“标签化”不利沟通,等于再度宣告不接受“九二共识”的铁板立场。

这意谓对习近平所讲的“地动山摇”,蔡英文并不在乎。这可能来自于三种选举判断。一是,凭恃现在浅绿与浅蓝对马执政的不满,蔡认为不用调整两岸政策,即可胜选,何必调整?二是,研判陆方也知台湾选举情势,出手会激怒选民,反有助于绿营,认定大陆不会在选前对台湾出重手;三是,就算陆方选前出手,只要不要上纲到“攻台”,其他的文攻乃至于武吓,反有助于绿营胜选,又何必担心?

文章说,就算这些选举盘算是“正确”的,却是建立在选后付出两岸动荡的代价上,这岂是自视胜券在握的准执政党所应有的态度?本来我们期望,蔡英文会反向思考,正因为选举情势有利,反而更有筹码去建构一个温和的两岸政策,即便不接受“九二共识”,起码也要以一定的行动尝试建立有实质内涵、有可能说服大陆、可以取代“九二共识”的新两岸基础。这样做不会损及她的胜选机率,就算最后陆方还是不接受,但动作上展现诚意,仍有助于选后经营较佳的两岸关系,可惜蔡英文被绿营激进力量绑架,失去反向思考的契机。

习的谈话,选在离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还有10个月即提早出手,其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警讯,台湾朝野政党与民众都不应轻忽。对此,华府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学者葛来仪即分析,习近平重申“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的重要性,“画出明确底线,可视为大陆对台湾即将到来‘总统选举’的起手式。”大陆的起手式,也将连动美国的态度。选战还有10个月,这中间仍可能出现复杂的连锁反应,民进党实不应过早骄傲、过度自信。

吊诡的是,民进党“过度自信”,也反映了国民党论述“过度失能”,大陆对台政策,民众“普遍无感”的现实困境。要如何让台湾民众更切身了解两岸和平的可贵与好处,才是“总统大选”的真决胜点。

习近平“地动山摇”的起手式后,能不能拿出让台湾人民“温馨有感”的连续剧?尤其在“九二共识”的两岸基础问题上,大陆当局与还有一年多执政期的国民党,必须有更细腻的思考,更突破性的战略思维,才能让民众有感。

张勇 俞菁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要坚持不懈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团结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大交流进程中来,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让两岸同胞真正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受益者。

首先,要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福祉奠定坚实基础。对两岸同胞来说,和平发展是共同之福,“台独”分裂是共同之祸。1949年后,海峡两岸曾长期对峙隔绝,“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成为中华儿女、两岸同胞既深且痛的历史伤痕。本世纪初的一段时期,“台独”分裂势力的一连串倒行逆施,将两岸关系推向险境,对两岸同胞福祉造成严重损害和威胁。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两岸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喜人局面,两岸同胞共享其利、同受其惠。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要顺应两岸同胞对于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期盼,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切实造福两岸同胞。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两岸同胞携手开创,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长期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办好。2008年以来,“三通”实现,赴台游成行,ECFA签署……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

应该看到,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之路的时间还很短,有关两岸交流合作的各项政策、法律、措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台湾同胞对于两岸交流以及两岸互利双赢前景有着更大的期待。我们愿意继续听取台湾各界特别是基层民众有关两岸关系发展以及两岸交流合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不断扩大台湾基层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不久前召开的2015年对台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议题等制度化协商,深化协议执行成效,惠及更多民众;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总体规划布局,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努力扩大台中小企业、农渔民参与面受益面;切实帮助大陆台商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涉台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加强两岸执法司法合作,维护台胞合法权益,等等。这些都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篇章,需要更多两岸中华儿女共同来谱写。目前,在2300万台湾同胞中,直接参与两岸交流的毕竟还是少数。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特别是广大台湾年轻人,参与到两岸大交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