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创新“1322”垃圾分类工作法 点亮绿色生活
http://wmf.fjsen.com 2017-12-01 15:40:27 来源:厦门文明网

多元宣传

线上线下形成宣传矩阵

群众自创垃圾分类小品

“蓝绿红黄分得清,文明创建在提升。只要垃圾不落地,我们的社区会更美丽!”伴随着清脆的快板节奏,一连串朗朗上口的台词,台下的听众听得聚精会神,掌声此起彼伏。看到观众们高涨的热情,来自江头街道祥店社区祥梦艺术团的表演者们更起劲了。《社区风尚》《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些紧紧围绕垃圾分类主题编成的节目,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更将分类知识送进了社区居民的心中。

场景转换到湖里街道,和通社区半山林海二期小区那几块“会说话”的宣传栏,已经是居民们“熟悉的朋友”了。宣传栏下方摆放着四色分类垃圾桶,如果距离5米开外,它只会静静地站在那儿,一旦有人靠近,它就会发出温柔的声音,播放垃圾分类的提示语音。“感觉就像是一位不用休息的督导员!”半山林海二期的居民听到语音的时候,都会仔细检查手中的垃圾袋,看看自己有没有放错垃圾。

让垃圾分类知识“广而告之”、真正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创新多元的宣传方式是起点。为了做到“入脑入心”,湖里区积极鼓励街道、社区、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宣传工作方法。在殿前街道长乐社区翔鹭花城三期小区,“绿翔妈妈”志愿队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小品、戏曲、打击乐等文艺表演中,连小区广场舞爱好者都在他们的动员下,成了分类的“忠实粉丝”;联发欣悦园小区则设立“小区环保讲堂”作为科普教育基地,设计简单易懂的课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如今,在湖里区,多角度、立体化、全覆盖的垃圾分类宣传矩阵已经形成。这个过程中,湖里区特别注重宣传内容的“内涵统一”,统一口号、统一logo、统一文本,让多样的宣传方式有底气、有内容。开展“线上线下征集室内垃圾桶选型意见”、“垃圾分类知识答题送流量”、垃圾分类相关从业人员专项培训等系列活动,让垃圾分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

精细督导

精心培育系统培训

打造全能型督导队伍

蔡妙远是湖里街道的垃圾分类管理员,用他自己的话说,“督导员督导居民,我督导督导员。”在湖里街道划分的几个片区中,蔡妙远负责康乐片区。督导员就位的时间是早上7时,而他6时就到了,提前1小时开始对片区进行巡查。晚上,他又延后2小时下班,检查并汇总当天的巡查情况。

而在禾山街道,每一名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业委会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归功于督导员细致耐心的监督巡查。督导员每天对居民投放垃圾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开袋检查,对分类好的居民给予积分登记,对没分好或不配合的居民实行精准入户指导,垃圾分类率有了显著提升。

如果说多元化的宣传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督导员的现场指导,就是垃圾分类推广的关键所在。湖里区的1500名垃圾分类专职督导员,几乎都遵循这样的工作规律:白天,他们早早就位,在分类垃圾桶旁监督每袋垃圾的情况;晚上,他们入户宣传,上门讲解分类知识。面对分类前期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他们展现出的是耐心,面对类型细致的分类情况,他们则表现出了细心。

这样一支特别能战斗能吃苦的督导员队伍,自然离不开系统的培育。湖里区注重通过培训强化宣传效果,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系统培训,实现“每300户配备1名督导员”的目标。层层组织督导员业务培训,确保在岗尽职尽责,为湖里区垃圾分类的全面向好、全民参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