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14人入选省第四批非遗传承人名单
-分布领域广泛,有艺文项目,也有闽南古早味制作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本组文/记者陈冬实习生张觉尹)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被誉为非遗保护的“活化石”。在最近省文化厅公布的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厦门有14位传承人入选。
这14位传承人分布在多个领域,既有南音、歌仔戏、闽南童谣、闽派古琴、古埙、翔安农民画、同安锡雕、厦金宋江阵等艺文项目,也有薄饼、酱油、素菜等古早味,亦有秉承传统的天然香制作、闽南传统民居营造、中医正骨疗法等项目。
截至目前,厦门已有市级以上(含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3人,其中国家级10人、省级55人、市级48人。
一件件非物质文化瑰宝的背后,是一位位传承人甘于寂寞、执着坚守和继承创新,他们让濒临消失的文化重燃生命之火。
本期视点从14位新上榜的省级传承人中选取3位,即厦门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建兵、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传承人刘团结、素菜制作技艺(厦门南普陀)传承人张弋,听他们讲述各自的传承故事。
手作天然香留住千年芬芳
出镜人:陈建兵
传承项目:传统香制技艺(厦门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
陈建兵在讲授香道文化。(陈伟凯摄)
▲闽南天然香
在厦门,有这样一个人:他在纷繁的都市生活中,抛开许多世俗的牵绊,取草木之精华,朴素而虔诚地致力于推广承载明德惟馨精髓的中国传统香文化。他叫陈建兵,厦门市香道研究会会长,也是妙吉祥香道企业掌舵人。
陈建兵和香的缘分,始于他的出生。“祖上延续下来的制香技艺传承已有百余年,小时候看过父亲制香,可家里穷,父亲只希望我能早点独立养家糊口,而不是非要传承制香技艺。”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陈建兵,却早已把香“种”在了内心深处,等待日后的成长结果。
陈建兵寡言少语,总被以为“思想另类”的他,时常做出让人感觉“离经叛道”的事情——在学校只喜欢写字画画、读经礼佛,毕业前一个月选择了退学;面对“银行”这个很多人争取的铁饭碗,毅然选择了辞职;在化学调和香泛滥的今天,他始终坚持制作没有任何化学添加的天然香……
促使陈建兵从银行辞职,并决定从事天然香的制作,还要追溯到12年前。当年,他受邀到一家制香企业兼职做策划,走进制香车间时,四处弥漫的刺鼻化学用料气味让他大感意外。愤然离去的陈建兵,回到单位后递交了辞呈,然后,开启了坚守天然香的漫漫旅程。
古人云:“沐浴更衣,净手煴香。”自古以来,香道就是我国一项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在闽南地区,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人工合成香料大量取代了天然香料,成为制香的主要原料,眼看祖上留下的手艺面临失传的可能,陈建兵有些着急。
然而,推广天然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大部分用香人士宁可冒着吸“毒”的风险,依旧要购买廉价的化学香。为此,陈建兵坚持守护传统,并建立了正规化的香道培训学校和非遗传习中心,通过传授香的制作技艺,壮大传承的力量,传播香道文化。
喜欢“玩”跨界的陈建兵,以厦门市香道研究会的名义,在2015年底发起了一场以香道为主题的国际灯谜创作大赛,3个多月时间,海内外灯谜作者踊跃参与,投稿1万余则。经过一年的遴选编辑,大赛部分优秀作品被结集出版。
最近,陈建兵发起了一个名为“香 ”的读书会。他说,“香”可以引发思考、引导开发智慧,“ ”代表着无限延伸的可能和无限叠加的力量,一炷平凡的天然香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以一种普遍能接受的轻松自在的方式,让香走入人们的生活,这是陈建兵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他把香道作为切入点引导大众轻松阅读,让愿意参与读书的朋友也多多了解香道,在香的宁静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天然香的自然芬芳气息,两者相辅相成。
“所谓‘香道’,香是表现形式,道是心行轨迹,是体现人文、哲学、美学等思想、以完善人格为指归的一项富有表现形式的一系列活动,对人们心灵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在陈建兵看来,香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通过调香、制香、品香、坐香等方式对纯天然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领悟,并在不断体悟中开发人们内在本来“清、和、寂、敬”的美好意境,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