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作用,进一步改善乡村学校少年宫在辅导队伍、活动资源、器材设施等方面的条件,福建省立足“五员”角色定位,着力做好帮、教、带、网、展“五字”文章,推动优质资源下乡进校,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提供新动能。
当好组织员,做好“帮”字文章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既要靠中央支持,更需要发挥好地方的主动性。在中央项目的示范带动下,福建积极牵线搭桥、协调联络,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建设。一是借助“侨”力。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福建利用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兴业、祭祖恳亲等契机,通过侨联侨办等机构团体,大力推介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公益项目。全省一大批侨胞慷慨解囊,累计捐资捐物上亿元,赞助捐建学校少年宫360多所。二是借助“民”力。会同各级关工委、工商联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培训机构,以冠名赞助、开设传习班和集训营等方式援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办舞狮舞龙、软木画、南音、茶道香道等一大批特色项目。三是借助“公”力。结合开展文明共建、文化共享活动,组织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乡村学校少年宫。省委文明办累计为中央项目配备1360万的少儿图书、器材设备。全省952家省级文明单位对接帮扶1200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捐赠科普器材、图书等5万余套。
当好服务员,做好“教”字文章
随着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水平的提高,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福建坚持“为教师成长服务”理念,狠抓教师辅导员培训。在培训安排上,实行省、市、县分级负责,省级培训委托省教育学院开设艺术、体育、科技和综合实践4类培训课程,每年选派100名辅导员参训。市、县两级集中培训每年确定一个专题,实现了专业辅导员每年至少轮训1次。在培训师资选择上,坚持以专业化为基础、以可复制推广为前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先后聘请36位教育、文体界资深名师和教练授课。同时,从校外聘请635名当地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担任辅导员,与老师结成师徒关系,面对面授艺。在内容和形式上,根据地方特色、学校基础、老师意愿确定培训项目,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培训,促进了一批批乡村教师自我成长。
当好指导员,做好“带”字文章
福建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组织大校名校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共建,实现共促进、共提高。一是出台政策。制定文明校园创建三年规划,把共建要求纳入工作测评。下发共建《通知》,采取高校“一对多”、中小学“多对一”共建。二是分步实施。2016年,组织福建师范大学与5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共建试点,发动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网络直播课堂、志愿者1+1、暑期夏令营等活动。2017年组织20所地方院校加入共建行列。本届期共建范围扩大到所有省级以上文明校园,至2020年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建全覆盖目标。三是强化保障。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对参与服务的教职工按课时发放劳务费,把共建工作计入课时工作量和年度绩效考评,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当好管理员,做好“网”字文章
针对农村未成年人上网不便、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福建积极协调省广电网络集团为10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免费接入光纤宽带,并重点打造三个网络平台。一是“我行·我秀”项目交流平台。在福建文明风网站开辟专栏,以图片、视频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形式,上传各地开办的才艺、体育、诵读、手工技能和非遗传承等5大类30多个活动项目,供基层相互学习借鉴。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对接平台。2014年,省委文明办开发了社会资源与乡村学校少年宫服务网络对接系统,省市属文化、科技和体育服务馆所等机构,每半年公布一次服务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上网自主选择并生成预约清单,文化单位确认后,集中进校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三是“数字少年宫”体验平台。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推广建设362个“数字少年宫活动室”。数字少年宫网站设有38个版块120多个专题页面,共提供10万册电子图书和600多种电子期刊,乡村学生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当好宣传员,做好“展”字文章
经过多年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取得了丰硕成果。福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展示,让乡村学校少年宫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和认可。坚持利用六一、国庆、元旦等契机举办成果展示暨文艺汇演活动,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展示盛况,并纳入乡村学校少年宫年度考核评估。2017年,全省统一部署“庆祝十九大、童星秀才艺”主题成果展示活动,先后举办5场大型展示活动。各承建校也结合文化艺术节、教学开放周、运动会等,举办了320多场展示活动,兴起观评热潮,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