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深入基层。(同安区委文明办供图)
移风易俗基层善治
文化浸润涵养文明乡风
“移风易俗这项政策太好了,省钱省力,遏制了铺张浪费的恶习,总算是把压在我们老百姓心口的重担卸下来了。”这是近年来,同安区持续抓好移风易俗工作,许多同安群众的共同心声。
作为全市农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同安区针对部分村(居)举办民俗日活动挥霍浪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攀比成风等陋习,积极主动作为,紧抓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切实将移风易俗减轻群众隐性负担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来抓。同安区委文明办、区纪委等部门还开展移风易俗联合督查,抓住“关键少数”刹歪风、抓住“关键日子”堵陋习、抓住“关键环节”促规范。
“移风易俗 文明节俭”“办喜事浪费可耻 树新风不丢面子”……银城各处,宣传移风易俗的标语随处可见。倾听民声,顺应民意、抚慰民心。同安区还通过问政于民、建章立制、一村一策、明察暗访等方式,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老人会、乡贤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努力,形成镇、村、协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并借力技术创新“互联网+”,织密立体监督网,有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同安区累计为群众节约13. 8亿元,群众对同安开展移风易俗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也不断创下新高。
“移风易俗实现了群众减支明显、社会风气得到净化、社会秩序更趋稳定、基层组织作用有力增强等成效,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工作。”同安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立并举、正本清源。同安区深知只有弘扬时代新风,才能更好地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因此深化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推进文明家庭建设,深化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乡贤文化,不断夯实文明乡风基石。
多方携手爱心传递
点亮银城志愿服务品牌
沿着同安东西溪漫步,一路皆是风景。然而在繁花绿树、整洁街景间,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体现在“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城市温度。近年来,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同安区大力实施“爱心厦门”建设,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志愿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质量快速提升,“同安红”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婆,最近身体可好?这是您喜欢吃的酥饼。”五一假期,同安爱心志愿者们利用节假日,再次来到孤寡老人陈奶奶家送温暖。“好孩子们,谢谢你们的关心,我很开心,饭量也很好。”陈奶奶边说,边拿出龙眼干来招待大家。小小的农家庭院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实际上,这样感人的爱心故事,在同安每天都有发生着。爱心志愿者和爱心企业各级所能,解决困难群众困难;文艺志愿者走进偏远山村,用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数据显示,同安区现有注册志愿服务队600多支,注册志愿者6.2万多人,共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约7000个,持续开展服务项目180多项。
壮大志愿队伍的同时,培育品牌项目同样是同安区的重头戏。“益同来”“儿童五防”“父母学堂”“流动家长会”“高山上的阅读”等精品活动的推出,不仅为志愿服务搭建了平台,也吸引和惠及了广大参与的民众;“最美志愿者”“最美新同安人”“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等一系列具有同安特色、彰显志愿者风采的评选宣传,也有力强化了“同安红”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此外,同安区还将“爱心厦门”建设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开展“爱心四季”主题行动,广泛汇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完善“爱心屋”建设,着力打造富有同安特色的爱心链条,让爱心循环,为富美新同安建设奉献爱心力量。
城市因文明更显活力,文明需要城市才能蒸蒸日上。如今,志愿精神,已播下种子,悄悄植根于广大同安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