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世界自然遗产 > 正文
广东开平1833座碉楼:岭南乡村的“洋务运动”
http://wmf.fjsen.com 2010-06-10 10:32   来源:中华遗产    我来说两句

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广州的一些建筑公司进入开平承接碉楼或别墅建筑工程,同时在开平城镇也产生了一批专业的建筑设计师。

百合镇有一位被称为“天才建筑师”的胡持宣。根据家族刊物《儒良月刊》记载,他“向业泥水建筑,人极聪明,早年习师香港,能绘图设计,算力计料,颇具天才”。在香港的专业学习,使胡持宣成长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建筑师,他承包的工程走出开平,分布到新会、台山。

显然,在开平碉楼的不同设计中,乡村工匠的设计可能最不规范,最不标准,国内外专业建筑设计师的图纸是他们学习模仿的样板。但是,乡村工匠的设计过程,有业主较多的参与,互动性强。所以,乡村工匠的设计,是开平乡村民众(工匠和业主)群体性的文化交流创造活动,这是其他专业设计达不到的地方,因此开平碉楼才千姿百态、富有创意,洋溢着浓郁的生动活泼的乡土气息。

乡村工匠不仅是大部分开平碉楼的设计者,更是碉楼最后的建造者。不论是华侨从外国带回的设计图纸,还是侨眷到广州或开平城区聘请的专业设计师的成果,到了乡村,具体施工的还是当地的“泥水佬”(建筑工匠)。

可见,开平碉楼的设计、建造,是以本地工匠为主体,同时有来自国内外的专业设计人员参与,这实际上是两种建筑文化背景的人员在乡村的碰撞,外来的建筑文化在碉楼汇集,本土的建筑传统也得到延续。

因此,在艺术形式上,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穹隆,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券和伊斯兰式拱券,拜占庭的穹隆,欧洲古城堡的角楼,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意大利的巨柱组合,以及印度建筑中的廊亭等,都出现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中,并与本土的建筑形式巧妙地融合于一体。巴洛克风格的山花被广泛运用,与中式的楼匾结合,成为开平碉楼造型和风格的最重要部分;在欧洲宫廷中盛行的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图案,也出现在寻常农民家的门楣,与岭南的躺龙共同组成门的造型和装饰。


责任编辑:邱淑群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