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亲历者 思明区行政执法局滨海中队队长 林阿国 岛内禁放鞭炮除夕夜四处巡逻 20年前,林阿国不到30岁,是开元区城监大队的副大队长。他记得身上的那一套白色制服,在夏天的时候尤为抢眼,有点像海军。 白色制服在很多老照片里出现,记载了一连串的历史事件。1994年的夏天,街上的大板车、人力三轮车,开始逐步被淘汰。林阿国和队友们,从轮渡、大同路巡到厦禾路、莲花,记下了板车和三轮车的聚集地点:莲花二村、莲花五村、厦禾路等。 那时莲花的小区新开发不久,道路很窄,路上车很多,板车和三轮车被用来当做摆摊工具,卖水果、卖蔬菜、烤地瓜,沿街叫卖,给拥挤的道路不断添堵。林阿国看着一辆辆板车、三轮车,被扣进位于东埔路的堆场。 “个把月就得敲一次,要不然板车太多了。”林阿国说,板车送进堆场以后,要进行拆卸,拿起木棍敲敲打打,木头归木头,轮胎归轮胎。 在林阿国的记忆里,城管当时有“两禁”任务,一禁是三轮车和板车,一禁是岛内禁放鞭炮。厦门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厦门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自1997年开始实施。 “禁鞭炮”的主力巡逻者也是城管。“那时,我们一般是在中队集中,然后出发,骑着三轮摩托车,或者开着汽车,到何厝、岭兜巡逻。”林阿国说,当年的路很不好走,何厝、岭兜属于郊区,到处是土路,没有路灯,一片黑暗。 在连续几年的时间内,林阿国都在除夕夜与家人分开,大多是从晚上9点开始,一直巡逻到下半夜,听到鞭炮声就赶上去,找到放鞭炮者,移交公安机关。 |
相关新闻
- 2011-12-19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120多位"鹭漂"落户厦门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5厦门特区建设30年:特区30年 厦门的"飞跃之路"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10年拆迁10万户(图)
- 2011-12-14厦门特区30周年:国企大腕 挺进全国500强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