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籍作家高云览纪念文集《永远的丰碑》首发
厦门日报讯(记者陈冬)上世纪50年代,厦门籍作家高云览的长篇巨著《小城春秋》,被称为与《青春之歌》交相辉映的革命题材小说。跨越半个多世纪,人们仍念念不忘其人其作。昨日下午,第三部高云览纪念文集——《永远的丰碑》在市图书馆专家阅览室举行首发式。 本着尊重历史、尊重时代的精神,《永远的丰碑》选编了部分由近而远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评论文章,一些生动、有亮点、文情并茂从各个侧面反映高云览人格风貌的散文也编入其中。该书已是纪念高云览的第三部文集,1996年,在高云览逝世40周年之际,高云览长女高迅莹等编辑出版了《永远的纪念》;2006年,《小城春秋》出版50周年之际,《永不磨灭的光辉》应运而生。2010年,高云览诞辰100周年,《永远的丰碑》本应在这一年付梓,但因种种原因,一再拖延,时至今日才与读者见面。 在昨日的首发式暨《小城春秋》品读会上,我市文化社科界的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也先后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独特感悟,高度评价高云览爱国的一生及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 【人物背景】 高云览:破狱故事写成长篇小说 高云览 1910年5月出生于厦门市一个华侨商人家庭,1923年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16岁那年,随其启蒙老师陈三民到上海泉漳中学免费就读初中。1928年,高云览父亲因病辞世,未满18周岁的高云览不得不再次辍学回到厦门,为全家生计四处奔走。 1930年5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厦门展开一次震撼中国的破狱斗争,成功营救出40多位革命者,史称“厦门破狱斗争”。高云览亲眼目击了这一事件,触动创作灵感,决心以此为题材撰写一部长篇小说。 1937年底,高云览离开厦门,远渡重洋前往新加坡,长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高云览把他在海外所经营的公司连同轮船资产等全部无偿奉献给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