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况护送余光中进机场。 (热心读者摄)
余光中在办理登机手续,准备返回台湾高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宋智明) 以特邀嘉宾的身份,来厦门参加了第13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双年会后,昨天上午,余光中先生乘坐9点50分航班返回高雄。本报记者有幸受厦大所托,和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况一起护送余先生去机场。 在去机场的车上,87岁的余光中思维敏捷,谈兴甚浓,一路上谈文学,谈人生,谈自己的生活起居,时有妙语,让我们受益良多。 谈幽默 幽默是汽车上的防震器 宋智明:余先生,这几天要感谢您,受您说话风格的感染,大家都说我也变风趣了。 余光中:幽默是汽车上的防震器,让你的人生遇到坎坷时变得平稳。幽默对自己是自嘲,对别人,用得不好是讽刺,严重的是刻薄。要幽默,得会用比喻,林语堂的名句,演讲应如女人的迷你裙,越短越好。迷你裙和演讲有什么相干?你发现了共同的“短处”,比喻就变得有意思。钱钟书是比喻大师,他在《围城》里说过,男人有时是“同性恋”,他爱的不是老婆,而是老婆有钱有权的父亲。 何况:一部《围城》,去掉比喻,就没意思了。 谈沈从文 他写的是真正的工农兵 宋智明:现代作家里面,鲁迅之外,我最喜欢沈从文,他的《边城》,我每年都要读一遍。马悦然(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之一)透露,1988年,沈从文只要能活到10月,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是他了。 余光中:我也喜欢沈从文,我喜欢他的《萧萧》。大媳妇萧萧和别人相好了,按当地规矩应该捆起来,扔进池塘淹死。但当地人很善良,原谅了她。这里面有大悲悯。沈从文写的是真正的工农兵,但当时的主流文学不认可他的这种观点。 何况:沈从文后来转行搞古代服饰、古代文物研究,大家以为他是心甘情愿转行的。最近他的一些书信被发现,其实,他哪里甘心,一个作家,不让他写作,内心的痛苦十分巨大。有人说他“跛者不忘履”。他后来不写小说,实在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谈写作 人太聪明有时对写作有害 宋智明:对了,何况是莫言的师弟,他们都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的,何况在北京读书时,莫言还给他们做过讲座。 余光中:我见过莫言。有一年在复旦大学,我,莫言和韩少功,我们三个人有一个文学对话。莫言给我的印象很好,人很朴素。人太聪明了,有时对写作有害。 何况:莫言获诺奖,居然引来许多质疑。大陆的鲁迅文学奖,近两届也因为个别诗人获奖引起很大争议。 余光中:听说最近一届有打油诗获奖? 何况:号称格律诗,其实就是打油诗。这样的诗第一次获这个奖。 余光中:茅盾文学奖似乎公开争议少一些。 谈睡眠 睡觉时意识流乱闯多梦 宋智明:您现在的睡眠怎样? 余光中:中年的时候,我每天都是凌晨一点半才上床睡觉(宋智明插话:哇,和我一样,也是“夜猫子”)。进入老年,太太不允许了,她“强迫”我必须在晚上11点前睡觉。还好,上床躺10分钟,就能入眠,中途会醒来两三次,每次长达10分钟,意识流乱闯,有趣,也烦人,还有就是多梦。我写过一首诗《老年做梦》。不过,我一天只要两三个小时睡得浓,就不会太疲劳。 宋智明:能吃能睡是福啊。淡泊,从容,人容易长寿。杨绛今年103岁,最近还出版长篇小说《洗澡之后》,余先生您要加油哦。 余光中:杨绛先生了不起。我的一位朋友说,大陆他只欣赏“一个半”作家,“一个”是杨绛,“半个”是钱钟书。我现在是“中山大学”的终身教授,还给学生上课,还写作,一直在工作状态,人老得慢一些。 何况:余先生,我发现您的记忆力特别好,讲一个问题,古今中外,上下左右,引经据典,让我感到惊讶。您是如何做到的? 余光中:没有奥秘,我一直在给学生上课,上课嘛,就要把读过的书再读一遍,读得多了,自然就记得牢。 资料 余光中 与厦大 厦大校友余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他的第一首诗就是在厦大读书时发表的——1949年6 月22日,余光中在厦门《星光日报》上发表了《扬子江船夫曲》,这是一首描绘川江船夫的诗歌。 1995年,余光中应邀回厦大参加74周年校庆。2006年,厦大85周年校庆,余光中重返母校,登台朗诵自己的诗歌《浪子回头》,表达他对母校的怀念。今年,余光中回厦大参加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双年会,再次引发“追星潮”。(本报综合整理) 相关
席慕蓉祝福本报和读者 24日下午,参加第13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双年会的席慕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欣然为本报题词,祝福本报和读者。 侧记 机场再见,期待再会 记者 宋智明 26日,厦大逸夫楼对面餐厅,午餐间隙,厦大台研院徐学教授走过来说:“智明,你明天上午有空吗?想拜托你一下,帮我送余光中先生到机场。我明天上午有课。”我说:“有空,这是我的荣幸。”我找到鲁迅文学奖得主、旅行经验丰富的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况,请他一起帮忙送一下余先生。何况是余光中的铁杆粉丝,他自然答应。 余先生年过八旬,而且是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一点闪失都不能有。虽然厦大校方会派车送,保险起见,我又请文友云良开车“护送”,他也是“余粉”,爽快答应。 7点40分,徐学教授和余光中先生用完餐。我和何况陪着先生上车,出发了。 我与何况都是作家,文学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车上,我们试探性地与余先生聊了几句,没想到余先生非常健谈。那一刻,我快要陶醉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可以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听到余先生那么独特的声音,那么独特的观点,这是何等的幸运啊。 高崎机场到了。车子停下来,何况帮忙搬行李,我赶紧上前扶着余光中先生的右臂,其实,他走路很稳,不需要别人搀扶。我扶他,是向文学长辈致敬。 到国际和港澳台出发厅门口,一名工作人员把我们拦住了:“只能进去一个人陪。”何况果断地说:“这里的情况我熟,我陪余先生进去。”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放开余先生。 据何况后来转述,余先生过了安检后,三次回头向何况挥手。 “当时,我的眼泪差点流出来。”何况说。 这话不虚夸。刚才我在门口看着他们走出我的视线时,心里同样涌起几分伤感:再见不知是何年? 后来,徐学教授打来电话:“余光中先生平安到家,他说,感谢你,感谢你们。” 我随后发了一条微信:“期待余先生来厦参加厦大95周年校庆。”那是2016年,我希望,那时,在厦大建南大礼堂,我能听见余光中再次朗诵他的《浪子回头》…… |
相关阅读:
- [ 10-25]余光中回忆与厦门有关的两件事 自认“乡愁”不再
- [ 10-22]余光中席慕蓉周六厦大讲文学 市民凭身份证即可参加
- [ 12-19]交响诗剧《乡愁》引余光中叫好 有望赴台湾演出
- [ 05-27]余光中题诗《洛阳桥》昨日在洛阳古桥中亭首发
- [ 04-26]带着家乡满满的祝福 诗人余光中昨日返台
- [ 04-25]余光中40年后再续“乡愁” 与“粉丝”激情碰撞
- [ 04-24]余光中续写名篇《乡愁》 文化名人村昨日奠基
- [ 04-23]"再长的江河终要入海" 余光中妙语激发21次掌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