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台商双月座谈会昨在海沧举行 台商发力"共同缔造"

2015-04-28 07:20:03林靖东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特写

海沧社区共建 浓浓“台味”醉人

昨天下午,台商双月座谈会的与会台商,先后来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社区海沧海虹社区和青礁院前社,实地考察社区共建、共同缔造。在这些地方,台商种下的“幼苗”已结出累累果实,整个社区也飘荡着浓浓“台味”。

社区大学两岸新家园的纽带

昨天考察的首站,台商们来到了海虹社区的社区大学。在这里,借助网格化平台,广大居民踊跃参与海虹艺术团、海虹居民纳凉、海虹“社工之家”等十大“美丽海虹·共同缔造”美丽行动。只见不同的社团教室里,居民们正在练合唱、玩民乐;户外的运动场上,大家则忙着运动健身。从“生人社区”到“熟人社区”的变化,就这么悄然发生了。

据介绍,2014年海虹社区将海虹下沉式广场打造为集“休闲娱乐、学习提升、精神营造、自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居民大学,通过多样化、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服务于社区居民,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曾钦照担任海虹社区大学名誉校长。这座居民大学同时也是两岸义工交流基地、两岸文化交流试点。在居民大学的平台上,台胞义工教师积极投身海虹居民大学教学,有趣的教学方法、多元的教学课程,吸引了上千名学员。

古厝新居年轻人有了创业空间

“久远的历史风云中,院前社蕴藏了众多闽台文化瑰宝:古厝建筑景观、两岸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传奇历史故事……她默默守护着这里的红砖大厝、青翠田壤与静谧生活,为外出打拼的家乡人提供幸福的港湾。”这段关于院前社的介绍,可谓恰如其分。这座只剩下空壳的古老村庄,短短时间就能焕发生机,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可与“共同缔造”大有关系。

昨天,与会台商也来到了院前社,为这座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而惊叹。其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以来,广大台商台胞积极参与美丽厦门建设,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和成果共享参与公共事务建设。昨天,厦门多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钦照与钢宇工业、诚展光学、海堡橡胶、德彦纸业等台资企业就共同出资,为院前社捐赠了5部电瓶车。君龙人寿总经理高瑞华则宣读了“海沧两岸企业员工日”活动倡议书,希望广大台资企业共同参与。

声音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曾钦照: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海沧的社区共建、共同缔造中,曾钦照的参与特别深。无论是海虹社区的居民大学,还是此次为院前社捐赠电瓶车,曾钦照一项也没缺席。时常在社区里出没的他,谈起这些地方也如数家珍。昨天的座谈会上,他说这次把以前共同缔造的地方通通走了一遍,对于几个项目都非常骄傲。

“海虹社区广场的运用很到位,看到社区居民脸上的笑容,感受到了大家的付出。”其实,走在海虹社区的广场上,曾钦照向其他台商介绍得头头是道,这里好像就是他生活的地方。而在院前社,他也表示这个美丽乡村与台商关系密切,自己来了几次,发现建设一次比一次成熟。“进步不光是硬件的改变,村民的投入才是真正的改变,这是一个好的范例。”

对于共同缔造,曾钦照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海沧每一项共同缔造的项目,都做得很成功。而社区营造的成败,则在于共同参与的融合是否成功。“对比各个共同缔造的区域,海沧已经走在了前头,做得更到位。”曾钦照表示,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海沧的经验表明,社区共建的成功也是可复制的。

威鸿光学特助高启嘉:

海沧应建海洋生物馆

厦门每年有1300万观光客,海沧靠海风景优美,若能善用海洋资源,便能吸引更多观光客前来旅游,创造营收与制造就业机会。一个大型的海洋生物馆不仅能够带来观光休闲产业的繁荣,更兼备海洋生物教育、研究功能,并带动周边旅馆、餐饮及购物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高启嘉认为,海沧可以借鉴台湾屏东海生馆等运营成熟的海生馆经验,寻求技术合作,鼓励民间BOT案,减少政府投资风险与运营成本。同时可以与境内海洋生物学习建教合作,也可与境外的海生馆进行技术合作。“在具体构建上,海沧的海生馆应该鼓励在附近兴建大型海洋生物表演馆增加卖点,更可与现有景点结合,大型折扣套票,鼓励游客留在海沧。”

据高启嘉评估,海生馆的建设需要两三年时间,如能实现,每年至少可吸引200万观光人潮,实际的投资效益每年可达近10亿元人民币,能够有效提升海沧形象,带来各行各业的共同繁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