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人文旅游 > 正文

小小街巷蜕变成厦门渔文化地标 盘点厦门渔市变迁

2015-08-09 09:36:37曾昊然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西晨报讯 8月初,厦门迎来了开渔的季节,许多吃货都吃到了舌尖上的美味。餐桌上的海鲜,其实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渔市变迁史。晨报记者邀请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为您“打捞”从清朝末年至今的渔市演变。

【20世纪30年代前】

鱼仔市街(鱼仔市路头)

清末时,在现今演武大桥一带,自发形成了一个渔民集中的地方。一到打鱼归来的时间,这里总是人头攒动,带着浓厚闽南味的吆喝声。郭坤聪说,这就是厦门早期形成的一个较为集中的渔市———鱼仔市路头。

现在的白城沙滩难觅海鲜,但在那时却是附近渔民常讨小海的地方。老厦门人汪景树回忆,产卵季节,只要拿着簸箕在海水中一捞,准有小管(鱿鱼的一种)。随着1926年前后鹭江道的修建,鱼仔市路头兴盛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鱼仔巷

如果说鱼仔巷,不少市民一定会与鱼仔市街混淆。郭坤聪介绍,鱼仔巷就位于现在的开禾路口附近,是厦门第八市场的前身。郭坤聪说,鱼仔巷慢慢从清末时的小巷子,发展成第八市场。品种也发展成蔬菜、肉类皆有的综合农贸市场。

1926年前,厦门并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除了吃自家的井水,还会到鱼仔巷附近的担水巷来买水。“很多人在这里买鱼又打水,也促进了八市的繁荣。”郭坤聪说。

现今的八市,早已蜕变为了解厦门渔文化的地标。

【20世纪30年代后】

沙坡尾避风坞渔市

郭坤聪介绍,沙坡尾避风坞渔市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并逐渐成为厦港地区厦门人首选的渔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里的乌鲳鱼、白带鱼很有名,全厦门人都知道。”郭坤聪说,相比于别的渔市,沙坡尾渔市毗邻冷冻厂,许多渔民抓上来的海鲜可以就近冷冻,“海鲜就用西瓜大小的冰块冷藏,运到其他地方贩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社的成立,厦门的渔民有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自己打鱼自己卖,政府除了收取一定税收和租金,其他部分多劳多得;另一种就是加入渔捞公社(沙坡尾附近原先有一家),鱼打捞上来后不卖,而是统一交公安排。郭坤聪说:“不少家住沙坡尾附近的渔民成为了职工。”

【2004年前后】

中埔市场

2003年,霞溪市场拆除后,中埔市场接纳了首批水产品经营户。2004年,东渡冰鲜鱼市拆迁后,东渡的经营户被安置在这里。

几年下来,中埔市场的水产品经营户达到数百家。如今,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分为二,大致分成 “冰鲜交易区”和“水产品交易区”。

白天,中埔水产品批发市场内没什么人,但一到晚上便灯火通明。商贩从四面八方汇聚至此,为次日的经营做准备。由此成为了闽南水产品的中转站,既有近海鱼货,又有进口生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