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2】 中水回用“变废为宝” 小花园吞下厦大一半污水 厦大把污水处理设备埋进地下,地面作为绿化景观。 厦门大学王清明游泳馆旁边有一片休闲小花园,那里鸟语花香,还有一处美丽的景观池,池里的水清澈见底。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景观池里的水,竟然都来自厦大的生活污水。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片小花园的底下,藏着一个655平方米的庞大地下构筑物,这就是厦门大学校本部的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工程。从生活污水直排入海,到成功“零排放”,厦大的污水截流样本备受推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厦大本部曾长期存在雨污混流的问题,生活污水均通过雨水管渠直排入海,造成学校周边的白城海域水体严重污染。为改变这一状况,厦大将校本部一分为二,白城、海滨一带的污水接入厦门市市政管网,引到前埔污水处理厂;其他区域则由厦门中联环公司就地兴建一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就地处理。 这个污水处理厂就是一个“巴掌”似的小公园,它改变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把污水处理设备埋进地下,地面作为绿化景观,厦大校本部每天产生的污水量约有6000吨,这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其他污水引到前埔污水处理厂,整个校园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这个污水处理厂每天生产出的中水,虽不能直接饮用,但不仅可以浇灌花草,还能冲洗道路、公厕,给文庆湖、芙蓉湖等景观湖进行生态补水,真正变废为宝。 厦大这个休闲小公园只是一个缩影。在“十二五”期间,思明区一直不断完善中水处理工艺及建设规模,扩宽中水回用途径,将中水列为战略资源;提高企业对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及对废水的处理深度,使企业成为中水使用的主体之一;将中水广泛用于道路清洗、冲厕、城市绿化等方面,全面提高环岛路两侧企事业单位中水绿化浇灌量。 【镜头3】 把“绿色”生活理念 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家住金榜的市民小张,最近越来越少开车上班,他说:“家门口就有公共自行车,骑车出门,环保健康还方便,何乐而不为?” 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已渐渐渗透到许多思明市民心中——便利的交通、健康的理念,让大家不知不觉将低碳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变成了一种习惯。 市民林小姐告诉记者,以前出门,她面临BRT、普通公交车的“抉择”,现在还多了公共自行车,感觉十分方便。思明区一直鼓励发展绿色交通工程,宣传绿色出行模式。2016年,思明区将继续构建以“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网络、以出租车为补充的大公交体系。此外,加大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优化公交线路布置、提升乘坐环境舒适度、上下车方便度,提高BRT系统的公众吸引力。 除了在硬件上提升,思明区更希望让“绿色”生活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引导群众在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绿色转型”,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推广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培育形成绿色生态文化。 |
相关阅读:
- [ 02-05]吕岭路污水管道改造完工 吕岭路北侧报业大厦站恢复使用
- [ 01-22]厦门斥资近亿拦截五缘湾污水 改造工程预计6月建成
- [ 01-20]集安路东段污水管网贯通 每年减少入溪污水200多万吨
- [ 01-18]岛内35个入海排水口全部截流 每天少“喝”9万吨污水
- [ 01-07]厦门明年年底要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 [ 12-14]防治污染新举措明年起实施 厦环保监管不留死角和盲区
- [ 12-11]厦门计划投入20亿元 用生态湿地“消化”农村污水
- [ 11-14]小区消防通道被堵污水四溢 味道臭业主苦不堪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