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淮教授指导学生进行细胞提取实验。 夏宁邵教授在实验室。(本报记者姚凡摄) 诺奖得主康斯坦丁(左)指导学生。 厦门日报讯(本版文/记者佘峥 本版图/厦大提供)在厦门大学国际化办学中,科研是位“模范生”——对于这所大学的一些科学家来说,他们和世界的关系,已经不是“跟随”,而是“平行”甚至“领先”。 譬如说,中科院院士、厦大副校长韩家淮教授对炎症反应机理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沿。在维持健康和疾病的平衡之间,炎症反应是十分重要的,肿瘤也可以由炎症引起; 再譬如说,国际学术界把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的关键性认识归功于中科院院士、厦大教授焦念志课题组的研究。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再说一个,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揭晓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是热门夺冠之一。他和厦大也有关系,王中林和中科院院士、厦大孙世刚教授采用一种新的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显著提高了铂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今天,我们为您解读厦大这群科技国际达人朋友圈的“秘密”。 |
相关阅读:
- [ 06-24]麻省理工学院青年科学家赖力鹏畅谈十年留学之路
- [ 03-11]厦大校友谢毅获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 今年全球仅5位
- [ 12-22]2014年中国科学家协会年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 [ 01-16]福建省69名“小科学家” 其中三分之一在厦门
- [ 11-05]首届女科学家论坛在厦门开幕 厦门14位女性获奖
- [ 06-19]"科学家农民"林占熺:论文要写在农民的钱袋子里
- [ 04-14]鼓浪屿诞生过诺贝尔奖科学家:出生于厦门的美国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