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仁姑娘中国情结:苏格兰女子杰西曾来厦兴办女学

2016-07-24 18:40:26黄绍坚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仁力西的父亲“仁信”

1861年10月8日,仁力西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的门蒂思街(Mentieth Row,现在写作Montieth Row)上一户牧师家庭里,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她是大姐,从小习惯给弟弟妹妹们做榜样。她的家位于格拉斯哥市中心的克莱德河畔,与鼓浪屿上另一位著名的传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年)的家乡、伦弗鲁郡的基尔巴肯(Kilbarchan),距离仅仅16英里。

仁力西的父亲詹姆斯·约翰斯顿(James Johnston),中文名字叫“仁信”,在鼓浪屿历史上也小有名气。仁信,英国长老会牧师,1850年到中国传教。1854年,仁信到厦门,以鼓浪屿为基地,协助英国长老会牧师宾为霖(William C. Burns)在漳州布道,并在厦门用英文撰写了《中国与台湾》一书,与他的另一部著作《中国的未来》一起,189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

仁信在厦门只呆了一年左右。1855年,仁信被调回英国,后来担任圣詹姆斯自由教堂的牧师。但是,据他的另一个女儿米塔·约翰斯顿(Meta L. Johnston)说,直到逝世,仁信都抱着强烈的愿望,希望回到厦门继续传教。显然,父亲的愿望,对仁力西影响巨大。

另一位可能对仁力西影响巨大的人物,也许是她的苏格兰老乡、英国长老会前辈杜嘉德牧师。虽然在现有材料中,找不到这种影响的直接证据,但杜嘉德牧师在鼓浪屿传教时,与仁力西的父亲仁信有过交集。1857年4月8日,杜嘉德在一封写给母亲的信中,提到仁信:“你特别提到的是关于我的房子事情。现在我先要告诉你,那是仁信先生的房子,不是我的,我至今还在盼望他回来住……二楼以楼梯间分作两半,朝街的这一半是个大房间,学生们在住,我也放一些中文《圣经》和传教手册等等,而且在这里上我的英文课。朝海的这一边是桑德曼先生(Sanderman)的起居室和卧室,放了许多仁信先生的书籍……”(何丙仲先生译文)。20年后,同样在仁信先生的房子里,杜嘉德因病去世。

有理由相信,那位严谨、自律、多才多艺、无私奉献、德高望重的杜嘉德牧师,应该也是仁力西的榜样之一。

早年生活

或许因为长姐的缘故,童年时的仁力西,是位细腻、敏感、有点小小领袖欲的姑娘。“漫长夏日的午后,在英式长廊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孩童游戏中,她都渴望成为孩子们的头领。那真是一段纯粹充满喜悦的时光。而每当阴雨连绵,孩子们不得不呆在家里时,她又会把小脸贴在雨水扑打的玻璃上,脸上挂满悲伤与惆怅。”多年以后,仁力西的妹妹米塔,这样回忆她们的童年。

1877年,仁力西一家,从格拉斯哥迁居到苏格兰斯特灵郡的布里哲夫阿伦(Bridge of Allan)。随后,1878年春天,17岁的仁力西,被送到瑞士洛桑寄宿学校,学习法语和德语。在那里,她表现活跃,从小型宗教团体“祷告会”,到姑娘们在阁楼上偷偷聚会的小团体“诗意社”,她都积极参加。她还留下一首小诗《晚会即事》:

“寒冷的教室空旷/午夜阴影落下的地方/古怪的月光/独自舞蹈在墨染的墙上//

那里,暗夜陪伴着孤独的姑娘/她静静地躺在地上/在银色月光笼罩下/影子的舞蹈,她是否在独自欣赏?//

或者,她是在倾听美妙的音响?/声音来自下面某个遥远的殿堂/还有少女们的欢笑声,银铃般脆响/当她们自由地在天上飞翔//

也许,她梦见从前的辉煌?/但辉煌不再,希望渺茫/正如她躺在早春四月的地上/月光流动,转眼变了模样//

只有她的衣服,柔软地拥抱着姑娘/透过黑夜的表象/如脆皮筒里的冰淇淋,白色的奶油融化,流淌/仅剩下一副空壳模样。”

坦率地说,年轻的仁力西表现出的文学天赋,令人赞赏。而诗中那位孤独敏感、思绪万端的青春期姑娘,与后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那位表情严肃、吃苦耐劳、德高望重的仁力西校长,差距实在太大了。

不过,谁没有过年轻的时候呢?

来到中国

仁力西家庭浓厚的宗教氛围,决定了她不可能只当一位普通的、敏感的姑娘。她也从很小开始,下决心成长为一名传教士。

仁力西小时候数学不好,母亲教育她说:“如果你连填写账目都不会,你会是怎样一类传教士呢?”她小时候还喜欢睡懒觉,母亲又教育她说:“当你成为一名传教士的时候,谁会在早上叫醒你呢?”在这样的教育下,仁力西很快成为一名严谨、虔诚的教徒。

1883年,22岁的仁力西,参加教会举办的为期6个月的传教士培训班,准备前往中国办学、传教。她们学习教育理论,包括维持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提问、如何更好地回答学生问题等内容。教会还认为,一名合格的传教士,不仅能在教会学校里任教,而且应该在妇女识字班、城市与乡村的家庭里、医院的病房中,都能传播福音。为此,她们还接受了从语言到唱歌、从护理到急救、从烹饪到缝纫等一系列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事实证明,这些培训内容,将成为仁力西人生路上的无价之宝。

1885年10月,仁力西出发前往中国厦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