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没辙 35部急救车报废5部 电话这头,是调度员安慰的话语;电话那头,是求救者的恐惧和无助。 15日凌晨3:48,120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苏达辉医生、护士刘冰以及司机在接警之后赶去前埔北区救助一外伤患者。疾风骤雨之中,他们尝试了三条路,却都被倒伏的行道树阻挡,好不容易开到莲前路段,积水越来越多。他们开的急救车,是由国产面包车改装的,底盘不够高。“不好,水太深,车熄火了!”车窗外,铁皮、树枝、广告牌漫天飞舞,水位也越来越高,他们只能弃车自救。打开车门,积水一下全涌了进来。苏医生和司机试探着下水,竟有1米多高。医护驾三人小组互相扶持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挪到路边的一幢建筑物里躲避狂风。 在那个台风之夜,35部急救车几乎每一辆都遭遇不同的损害,车胎扎破、涉水抛锚、车窗震碎……直接导致其中5部急救车报废。 不懂自救 20家庭仅一户常备应急包 恣意肆虐的“莫兰蒂”给厦门带来的伤害还未完全平复,下一个台风已经在路上了。但导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对相应的防灾减灾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那天夜里我忘了把阳台的衣架收进来,风一直撞击玻璃门,我就顶风出去把衣架拿下来,结果被倒下来的花盆割破了手。”家住蔡塘的小何说,幸亏家里常备应急包,里面有止血消炎药品,还有绷带等,他自己处理好了伤口,等到第二天再去医院检查。“以前单位组织过急救培训,我看到红十字介绍过应急包,里面有急救药品、手电、工具刀还有应急食品,当时就依样画葫芦准备了一个,没想到危急时刻真能派上用场!” 当下一次类似的天灾来临,市民们会更懂得怎么互救自救吗? 导报记者通过在莲花路口随机采访与电话采访的方式,对20个厦门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接受过急救、包扎、自救培训的只有两人,常备有家庭应急包的只有一户。“急救的方法平时有看过,但是没记全,有个模糊的印象,应该不会那么倒霉就受伤了?”一位市民如此回答,“急救包倒是不错,但很多东西放久就过期了,那么强的台风一百年估计也就来一回,没必要准备吧?” |
相关阅读:
- [ 09-24]客车沈海高速公路厦漳段夜间抛锚 交警救援排除险情
- [ 09-24]厦门安全协会组织疏通道路:灾后救援 感谢有你们
- [ 09-24]厦门集美灾后救援队配备专业利器 投入灾后重建
- [ 09-22]南平向厦门紧急捐赠1000吨救援物资
- [ 09-22]南平向厦门紧急捐赠1000吨救援物资
- [ 09-21]南平市第三支救援队伍昨日已抵达厦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