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医防融合的慢病防治中心 助力分级诊疗 为了更好地落实慢病“医防融合、预防为主”的策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市卫计委在年初就积极筹划,强力推进,筹建了融“防、治、康”为一体的市级慢性病防治管理专属机构——“厦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成立医防融合的慢病防治中心助力分级诊疗、推进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在全国是个创举。 据了解,厦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运作模式是由市疾控部门定策略作指导,临床三师具体落实筛查、健教和管理,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三级预防工作;做好对全市各专病防治中心挂靠单位的督导、考核、评价和管理工作,推进医防融合等工作;为慢性病“三师共管”分级诊疗工作的调研、质控、督导等任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专家基层防治慢性病 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今年6月1日,厦门正式启动了“三师共管”分级诊疗病种扩增工作,新增了2病(冠心病、肺癌)、2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脂肪肝)、5个专科专业(慢性胃肠病、乳腺疾病、慢性前列腺疾病、妇科炎症、精神与心理卫生)相关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病种,并借鉴“两病两网”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厦门现有优势医疗资源,通过成立各病种专病防治中心,带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病种的分级诊疗的工作模式。 几个月来,经过厦门卫生计生部门的中期督导、验收评审及结果公示等程序,这些分级诊疗扩增病种专病防治中心得以“合格”上岗。这种模式意味着,在今后的慢病防控中,厦门将形成政府部门“定方向”、市级慢性病防治中心“拿策略”、各专病防治中心挂靠单位“提供技术”、基层机构“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市民在社区便可得到专家的“指点”。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接下来将在全市各区扩大试点工作,每个病种都将在各区选取至少两家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尝试推广前期工作经验,让更多的市民看病不用挤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通过“三师共管”看好病。 |
相关阅读:
- [ 11-14]厦大团队用计量方法研究医改试验 量化评估分级诊疗模式
- [ 09-12]分级诊疗地方实践调查:厦大一附院以机制下沉资源
- [ 08-31]厦门:通过分级诊疗带动城市综合医改
- [ 08-31]厦门:“三师共管”玩转分级诊疗
- [ 08-31]厦门:通过分级诊疗带动城市综合医改
- [ 08-3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分级诊疗推进
厦门让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