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畅水清岸绿 小流域绽放新颜 集美区开展小流域治理、杏林湾截污整治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园博苑美景
环杏林湾慢行道
集美新城核心区美景
许溪流域景观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李小庆 通讯员 刘平图/林志杰)微风轻拂,彩蝶蹁跹,杏林湾首届蝴蝶文化节眼下正在杏林湾环湾公园举办,为如诗如画的杏林湾美景植入“昆虫王国西施”的娇媚。 杏林湾如今的美丽迷人,可以说是集美区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集美区在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以“跳出集美看集美”的视野对标一流城市、打造国家级生态区,提升人文集美的宜居和营商环境,开展了小流域治理、杏林湾截污整治等系列生态工程,呈现出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集美风景。 【成绩一览】 集美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结出累累硕果,获得多项荣誉: 19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5个村庄为省级示范村,田头村、张庄社、城内社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示范村,城内社入选福建省首批传统村落; 生态农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仙灵旗休闲农庄、集志农庄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荣誉称号; 2016年,集美区获评国家生态区,集美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计划建设湿地公园 给水体加装“净水器” 水域面积7.2平方公里的杏林湾有“厦门西湖”之称,由上游的后溪流域汇聚而成,它与集美新城“紧邻而居”,沿湾聚集着集美新城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因此,湾区的生态品质尤为重要。近年来,集美区集中开展杏林湾截污整治、环湾绿道建设,让新城的生态景观不断升级。目前,杏林湾已完成沿湾截污工程,并形成了超过20公里的环杏林湾滨水景观带。 为进一步净化湾区水质,集美区将在杏林湾后溪水闸口附近建一个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淡水湿地公园。另外,在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范围内,拟建一座占地面积76.7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今年先进行6万平方米的水生态修复工程。 “湿地公园的建设,就是对流经公园的水体加装一个‘净水器’,利用自然生态的方式,实现调蓄雨水,修复水生态。”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公园将以自然保护和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保证主泄洪道条件下,将上游水域在流入园内时先经过生态岛链的过滤,以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小流域整治升级 “许溪模式”为厦门提供了经验 靠山面海的集美生态资源丰富,辖区流淌着后溪、瑶山溪、深青溪三大溪流,以及许溪、田李溪、东李溪等13条支流,千百年来,它们为集美人民带来丰富的资源和生机。但是,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河道淤积水流缓慢,水面漂浮物成片,流域生态一度失去生机。 2014年12月,后溪许溪段小流域治理被列入厦门市小流域治理试点,集美区首次推行“河长制”,通过河道疏浚、控源截污、畜禽养殖清理、洗砂场整治和强化溪流养护,流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总体目标,形成了小流域治理的“许溪模式”,为厦门小流域治理提供了经验。 今年,集美区将“许溪模式”全面铺开,复制到后溪、深青溪、瑶山溪三大溪流以及13条支流,打造升级版“河长制”——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猪退养、农村污水纳网处理、违法采砂查处等与水环境相关的保护管理内容全部纳入“河长制”的实施方案中,统筹协调,做到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 现在,包括区政府、镇街,农林水利、建设、环保、执法等多级多部门,乃至民间力量都共同参与溪流生态修复整治,集美区进入“河长制”2.0时代。 |
相关阅读:
- [ 09-06]集美区工商联赴上杭考察 交流民营企业经验做法
- [ 09-06]集美区工商联开展“守法诚信、坚定信心”理想信念教育
- [ 09-06]“田园牧歌”在集美乡村唱响 让乡村更宜居宜业
- [ 09-05]厦门集美区开启特色侨房保护
- [ 09-05]集美建立垃圾分类示范点 力争年底前覆盖率达100%
- [ 09-05]集美区三举措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