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市民注意啦:厦门74项人社业务将实现家门口就能办

2018-01-15 15:56:06吴笛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服务实体经济:形成四大源头开发体系解决企业周期性缺工问题

为解决厦门企业周期性缺工问题,厦门市今年将加快形成本市失业登记人员数据库、市外省内村居招聘网络、省外劳务输入基地、全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等四大源头开发体系。同时,加强各行业工资指导力度,探讨建立行业用工规范自律机制和行业企业用工调剂机制,营造稳定企业用工的宏观环境,避免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用工的恶性竞争带来企业用工成本非正常增长。

厦门市还将加强企业劳动保障事中事后监管评价,把涉及企业行为规范的30多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梳理整合成通俗易懂的评价办法,引导企业加强用工规范、工伤预防和技能培训,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服务人才储备:高校毕业生回厦留厦将成为今年工作重点

2018年,厦门市将把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大引才、聚才、留才的工作力度和服务力度,加快壮大厦门市的人才规模总量,努力破解当前人才总量规模不大、引进增量较小和外流问题。今年厦门市将建立覆盖重点企业、18家高校、31家研发机构、45家产业企业协会、160多家众创空间等的人才需求开发平台,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定期需求开发申报机制,发挥市场主体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为人才入厦提供指引。

同时,赋予众创空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更多的人力资源服务职能,搭建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发挥众创空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人才储备方面的作用,为加快壮大人才规模总量服务。

2018年,厦门市将把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回厦和在厦高校毕业生留厦作为重点。建立厦门人才需求信息与厦门高校、厦门籍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对接机制。围绕厦门产业发展规划,根据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规律、特点,支持科研院所、研发机构自主开展职称评审,降低成熟人才和技工入厦门槛。建立各类人才群体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在参保、住房、职称评审、人才项目参评、补贴兑现、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和政策落实力度。

服务跨岛发展:“一村一案”培训新型农民,引导人才向岛外集聚

2018年,我市将实施“一村一案”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计划,开发适合农民渔民从业的行业、工种,提高农民渔民转岗转业的能力,促进农业合作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特色乡村旅游发展。

另外,支持岛外各区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着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人力资源的保障和服务,破解岛外各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中在人才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和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

同时引导人才和人力资源向岛外集聚,在收入分配等方面完善、创新相关政策措施,增强岛外人力资源的支撑保障能力。

服务民生保障:打造农民工最喜爱的城市,开展“无欠薪”行动

2018年,厦门市将突出失地失海农民渔民转岗转业、厦门户籍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坚持把民生型就业与发展型就业有机结合,加强培训提高各类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建立,通过精准服务,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社保基金安全,健全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大力加强监管工作;配合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2018年,厦门市将继续打造农民工最喜爱的城市,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无欠薪项目部”创建工作,针对欠薪高发的建筑领域,加快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银行代发工资等制度的扩面工作;制定《工伤待遇管理办法》,加强工伤预防,积极研究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劳动合同、薪酬方式、参加社保等方面的新情况,把支持发展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结合起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