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院干警在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审判数据。安海涛摄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陈宝清 摄 厦门法院探索创建司法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的“1+3+5”模式—— 以法为翼,加速高素质发展 东南网10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薛潇)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22个城市营商环境试评价报告,厦门排名第二。良好营商环境的背后,不得不提的是厦门的“司法秘诀”。在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法治评价指标中,评价法院工作的指标权重占30%,集中体现为“执行合同”以及“办理破产”指标。 让营商环境成为厦门的城市新名片,改革开放的新亮点,区域竞争的新优势,为此,厦门法院探索创建司法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的“1+3+5”模式,紧紧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个目标,从诉讼服务便利化、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公开透明等方面入手,实施“三大提升行动”,营造创新型、开放型、诚信型、效率型、安全型的“五型法治环境”,有力助推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建设。 便利化 信息化工作提质增效 不久前,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结厦门福也餐饮服务合伙企业破产程序,通过创新运用“三合并”简化审理机制,这个全省首例网络众筹企业执行转破产案件,仅用40天便审结了,成为全省法院执转破审理时限最短的案件。 以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试点法院”为契机,厦门中院逐步规范内部衔接机制,推行破产简易审程序,创设预重整、预和解等机制,两年多来,推动了21家被执行企业退出市场,涉及执行案件近千件、标的近20亿元,“破产框架力度指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厦门中院以对外便利化、对内科学化,对外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对内为法官增效减负为目标导向,改造建成1800平方米新诉讼服务中心,集合“一平台三中心”,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接平台和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司法事务辅助中心,打造服务群众主阵地、服务办案大平台。 首创“法庭义工”机制,打造全省首家律师服务网络平台等创新举措,有效提升精准服务、便捷服务、品质服务水平。今年初以来,通过律师服务平台在线审核成功立案2768件;公证参与司法送达月均完成率提高5倍,取证调查周期缩短80%,财产查控周期缩短50%。 不仅如此,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把深化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审判质效的“两翼”抓手,大力推进繁简分流、审裁方式精简化、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示范性诉讼等机制改革,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厦法e平台”大数据中心和执行网络查控等信息系统,各区法院因地制宜开展类案智审平台、互联网法庭、“法律魔方”要素审理、交通事故网上一体化处理等“微创新”,不断提升司法效能。 数据显示,2017年,厦门法院商事案件结案率较2015年提高28.2个百分点,执行案件平均执行期间缩短31天,执行到位金额增加32.3亿元,审理标的额10万至12万元的买卖合同案件平均时间65天,从受理到执行到位不超过250天,合同执行成本不超过诉讼标的额15%。 |
相关阅读:
- [ 10-08]厦门海事法院发挥跨区域优势 构建平安和谐海域
- [ 09-30]厦门思明法院夜间突查别墅 成功找到3名“老赖”
- [ 09-27]厦门法院:“撒手锏”亮出 老赖们怕了
- [ 09-26]厦门集美法院执行到位 26万元工资款如数讨回
- [ 09-25]厦门集美法院强制执行恶意欠薪老板 助26名工人追回26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