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海绵城市建设三年国家试点完成 厦门迎来"大考"

2019-03-19 15:36:15陈挺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城区梳山理水造地营城

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

老城区要改造提升,新城区如何汇就蓝图,建设新型海绵城市。

3月3日到3月10日,下了整整一周的大雨,翔安南部新城新建的科技中学内,红色的跑道、整齐的透水路面、青翠满眼的校园,丝毫看不到积水的痕迹。

项目负责人李运杰介绍,学校海绵项目分为两个汇水分区,根据径流量分析,采用了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城市措施,雨水通过汇流和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场地内的海绵城市措施进行渗透、储存、调节,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将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最大化,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翔安新城试点区大部分区域虽尚未开发,但是初期传统的开发建设已使水面率呈逐年减少趋势,亟须转变新城开发模式,尽快保护并修复自然本底,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

厦门市海绵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新城试点区先“梳山理水”,划定蓝线绿线,严格保护水系、绿廊、低洼地等大海绵体,打通行泄通道,留足调蓄空间,控制水文竖向,确保城市良好的自然排水基底;接着“造地营城”,精细化管控地块、道路等小海绵体,严格雨污分流,让“雨水地面走,污水地下走”,从雨水收集到最终排放实行全流程环环把控,严格控制入河面源污染,再辅以系统保障,开展生境营造、内源治理、活水提质等工作,留足水,留好水,实现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通过长期管控与近期修补相结合,以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为先,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从源头上避免了传统新城开发建设模式下所面临的水方面问题,翔安新城试点区全面建成了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海绵新城,其规划建设管控经验已为厦门市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厦门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的典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