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厦门如何走在全国前列? 位于瑞景公园小区大门内侧的厨余垃圾换购点 湖里大件垃圾处理厂的工人正在处理废旧床垫。 东南网7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文/图)厦门是全国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这项工作起步早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介绍,当地自2016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三年来从宣传教育、设施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入手,已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已连续四个季度在全国名列第一。 日前,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厦门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负责人实地调研了瑞景公园小区、金安社区高林一里、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湖里大件垃圾处理厂、后坑环卫基地等。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厦门垃圾分类的做法和经验可复制推广,值得学习和借鉴。 前端:精准分类,做好源头减量 瑞景社区隶属思明区莲前街道,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覆盖居民5000户。“我们是厦门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片区。”社区主任何宝花说,开展垃圾分类以来,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准确率达90%,基本养成定时定点投放习惯。 居民养成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如今,瑞景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从64个整合至20个;每月分类出厨余垃圾89.7吨,可回收垃圾45吨,其他垃圾165吨,有害垃圾0.3吨。而如何实现垃圾减量,这是社区目前重点考虑的问题。 瑞景公园是该社区6个生活小区之一。当天,家住26期601室的王阿姨刚好携带一箱厨余垃圾来到位于小区大门内侧的换购点。工作人员麻利地称重报账:这一箱厨余垃圾折合2.86元,抵扣三个萝卜和一捆青菜2.6元,剩余0.26元存到积分里,以便日后兑换。“厨余垃圾味道重,以前要扔到哪都犯愁,现在有了专门的收集箱,还能兑换蔬菜,实在太方便了。”王阿姨说。 何宝花表示,用于收集的容器和换购的果蔬,均由社区引进的厦门惟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提供。该公司总经理吴利钦告诉记者,厨余垃圾是制作有机肥的原料,企业虽然多支出一些成本,但也获得一个宣传和展示的平台,实现了共赢。 精准分类同样是其他社区努力的方向。在湖里区金安社区高林一里,当地居民通过果皮制作酵素、回收旧书和旧衣物、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一系列做法,实现了垃圾减量20%。“厦门确实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针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分类基本上做到位了。”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林坦参观完两个小区后说。 据介绍,今年,厦门还将制订出台奖补办法,把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等作为主要奖补内容。同时,做好源头减量工作,减少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引导国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
相关阅读:
- [ 07-16]翔安表彰12位“最美环卫工” 推进垃圾分类党员先行
- [ 07-16]推进垃圾分类也要防形式主义
- [ 07-16]让专业力量参与助推垃圾分类
- [ 07-16]垃圾分类是市民的“必答题”
- [ 07-16]垃圾分类是乡村振兴的必解之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