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财经商讯 > 正文

生鲜“到家模式”在厦加速发展

2021-06-22 08:37:25  作者: 沈彦彦 杨霞瑜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国内头部电商企业首次登鹭 搅热本地市场战局

生鲜“到家模式”在厦加速发展

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 杨霞瑜 通讯员 陈蓉夏商多点到家、朴朴、元初到家等新零售的兴起,让厦门市民买菜有了全新的便利模式——足不出户,轻点手机,最快半小时,生鲜产品就能送到家门口。近日,厦门区域的“到家战场”迎来新力量:深耕华东、华南市场的国内头部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宣布正式进军厦门市场——这是全国头部生鲜电商企业首次参与“到家模式”的“逐鹭”。

生鲜电商“到家模式”

拉开人力和“地盘”之争

最近,已经当了8个月送菜骑手的“熟练工”小严和几名同事从原公司跳了槽,在他们看来,全国性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更有吸引力。

叮咚买菜5月31日宣布进军厦门市场,半个多月来已在厦门开设近30家前置仓,为各前置仓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最快29分钟送达的生鲜到家服务。目前,能做到29分钟送到家的生鲜服务,在厦门还不多见。

除了人力之争,“地盘”也是前置仓“到家模式”发展的“桥头堡”。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夏商多点到家、朴朴等更具“地利”优势,覆盖的区域较大。不过,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叮咚买菜预计今年年底就会实现全岛覆盖,此外,叮咚买菜还会以厦门为中心,围绕厦漳泉都市圈,重点发展辐射三明、龙岩等地。

电商迎合消费者偏好

市民“菜篮子”更多样

“在全国范围内,每天有超过20吨的鲜活基围虾、超过10吨的鲜活鲫鱼和鲈鱼,通过叮咚买菜配送到千家万户。”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给厦门市民带来全新的生鲜消费体验,叮咚买菜专门进行了本土“厦门化”改造,除了提供上千种全品类商品,还结合厦门消费者的偏好,特别引入厦门人喜爱的东山海鲜、漳浦紫菜、马尾冰鲜、宁德黄鱼等10余种水产,以及当地特色的番鸭、猪心、光阳虫子鸡蛋、河田飞鸡等产品。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厦门各到家模式“大咖”各显神通,发挥综合优势,聚焦精细化、特色化。夏商多点到家依托夏商生鲜超市强大的网点资源,做精“线上+线下”多维融合的模式,市民线下购物也可以享受到家服务;元初到家则发力体验式经济,以自有品牌精选优选为特色;朴朴引入野餐烧烤、快手菜等;叮咚买菜在国内率先提供鲜活水产到家服务,做精做细活鲜特色。引入竞争的厦门“生鲜到家”从“本土独大”到“多脚走路”的格局更加明显,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市民的“菜篮子”迎来一场更“实”与更“惠”的迭代。

【点击】

“生鲜到家”大数据发布

厦门人“掌上买菜”

最常搜索鲜活虾类

昨天,叮咚买菜发布了厦门市场“生鲜到家”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半个多月来,厦门市民在叮咚买菜App上搜索最多的是鲜活虾类,“虾”“明虾”“小龙虾”三个关键词排名前三;水果、奶制品、肉禽蛋、百货的搜索热度紧随其后。   

从销量来看,华东、华南、华北区域在“买买买”方面“心有灵犀”,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类均有椒类、大番茄、黄瓜,而厦门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消费偏好,南美白对虾一跃成为销量榜首,水产海鲜、热带水果、浆果成为厦门人在叮咚买菜App“买买买”的首选。(记者 沈彦彦 杨霞瑜 通讯员 陈  蓉

【链接】

厦门“单一窗口”精准发力

跨境电商业务

同比大幅增长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崔昊)今年“6·18”大促期间,各大电商企业抢抓机遇各显神通。据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统计,2021年6月1日至18日,平台跨境电商业务申报量突破200万票,交易金额约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进口单日放行率达99.97%。

针对此次大促期间通关特殊性,为保障厦门“单一窗口”跨境电商平台运行顺畅,平台运营单位厦门电子口岸公司超前谋划,周密部署,成立专项备战小组,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商品快速通关,货物零滞留。其中,运营单位成立了由客服、软件开发、硬件运维及业务运营等组成的备战小组,提前预估了大促单量及风险,制定了专项保障机制,并通过各阶段工作目标的细化,切实将此次保障工作覆盖至全方位、全过程。

大促期间,备战小组将数据交互节点纳入监控平台,通过对平台进行全天候全流程实时监测预警,进一步保障数据通道畅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