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宏和他的恒春油坊 一个革命老人的故事
2022-04-26 13:23:18 来源: 台海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021年新年第一天,98岁高龄的老地下工作者杨志宏,给少先队员讲述当年革命斗争。 台海网10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舒远 通讯员 王文津 文/图)2021年新年第一天,一位老人来到村边一块红色石碑前,久久凝视着碑文,思绪万千。老人叫杨志宏,今年98岁,是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一位老地下工作者、老地下接头户和离休老干部。石碑是他当年中共闽西南灌口区工委(团总支)进行地下活动的据点“恒春油坊”旧址,2017年7月由中共集美区委、集美区人民政府确立。 在迎接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这位1923年出生的老地下接头户、老地下工作者,心潮澎湃,往事如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是后溪小学校长” 地下斗争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沙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抗战胜利后,1946年,23岁的杨志宏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高商职校毕业,成为进步青年。一天,党组织派人找他谈话,指示他回家乡后溪保小学任教,从事地下工作。当时后溪保小学叫后溪小学(现为碧溪小学)。一晃两年过去了,他把校里六七名青年教师团结在自己身边,并发展成为地下党团员。 不久,后溪小学校长调走了,杨志宏成了后溪小学校长,一个很有职业掩护的体面工作。 1949年6月,地下党员王永炉从安溪带来了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喜讯,极大地鼓舞了中共灌口区工委(团总支)的革命斗志。上级党委指示,加紧翻印宣传文件,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杨志宏他们雷厉风行,建立联络站,加强上下联系。宣传资料内容大多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国土地法大纲》等等,其中还含有上级指示通知、标语口号等,杨志宏经常忙到通宵达旦。为了提高油印效果,杨志宏决定拿出油坊的营业收入,会同孙生最捐献的360港币,和杨永全去厦门岛内购买油印机和一批弹药,并了解敌军沿海防御工事修筑情况。 当时油印机被列为违禁品,杨志宏利用后溪小学校长身份开出一张证明,冒着风险前往厦门岛,把购买到的油印机、油墨、纸张和1000多发子弹,精密包装,运入帆船藏在舱底。船从厦门第五码头起航,途经集美海面时,被驻扎在集美码头的敌军发现了,出动快艇围堵。敌人用机枪打落老杨的帆船桅绳,后将帆船拖至岸边检查。同船的后溪教堂基督教徒吓得面如土色。杨志宏和杨永全他们则临危沉着,镇定不乱,应对敌人的盘问。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后溪小学校长杨志宏" "他们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 这时,杨志宏看到正在码头工作的一位集美学校初中时的同学(地下组织革命群众),便向他示意求助。这位群众心领神会,赶忙解释说杨志宏是后溪小学校长,这是后溪渡口的商船。此时杨志宏也连忙掏出几块大洋塞入敌军头目衣袋。收到好处后,又见有人说情,敌军头目手枪一挥“给我滚”。杨志宏他们通过机警处置,化危为安,将油印机和弹药成功运到了厦门岛外据点。 地下斗争就是这样,狭路相逢勇者胜!老人深情地回忆说。还有一次,党组织派他去灌口保策反一名教师出身的小头目。他带着几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等宣传品,背着包袱匆匆离开后溪小学上路。一路飞奔,眼看就要到灌口保了,忽然杨志宏发现前面路口有敌军盘查,便躲进旁边草丛思考怎么办。扔掉传单的念头刚出现就被自己否认。"不行,没有这些传单怎能说动被策反对象",他当即把传单放进鞋底,随即闪出草丛不慌不忙。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后溪小学校长杨志宏” “到什么地方去?” “噢,灌口保一个老师家里”。 杨志宏对答如流,敌人检查包裹,没发现什么违禁品,看他像个教书人,就放他走了。 杨志宏又一次转危为安,用传单成功策反灌口保这个小头目弃暗投明。 就这样,杨志宏利用小学校长身份,一次次成功应对危机,使地下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拿出杨家祖业“恒春油坊”作为革命据点 闽南的冬天仍然春意盎然,没有一点寒意。站在当年“恒春油坊”旧址前,望着周边崛起的高楼和远处的溪流,杨志宏老人感慨万千。他指着远方溪流对一群少先队员说,当时这里是一片大海,潮水涌到村口,这里叫瓮头,是后溪镇的老码头。 星移斗转,原来70年前,老人家乡后溪街路社一带是一个沿海渔村集市,一个水路交通方便的繁华小镇, 位于苎溪和许溪的交汇处的后溪街路社,在1957年集杏海堤建造之前,海水直达这里,随着潮起潮落,往来集美、厦门岛的商船穿梭忙碌。“后溪头”店铺林立,小吃摊点、杂货、米、药店、客栈和土作油坊(厂)、当店巷、基督教堂、南洋菲律宾、新加坡华侨建的闽南红砖大厝古民居等,还有从事水运的船夫、搬运工、打杂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杨志宏的祖业“恒春油坊”便屹立其中。当时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认为,后溪街路社的革命群众基础较好,在整个活动范围内的位置适中,水陆交通便利。“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把杨家祖业"恒春油坊”捐出来作为革命活动据点",杨志宏当即表示。于是,“恒春油坊”成了革命据点。 “恒春油坊”占地3.5亩,包括:榨油作坊屋、前院埕、大榕树及一些附属楼房等。榨油作坊屋面积较大,有150多平方米。是一排红砖砌成的小平房,便于在室内召开大型会议。靠街路的是两幢红砖砌成的二层楼房,一边是油坊门市部,一边是油坊工人起居管理房含储物间,周围还栽种着高高的柿子树,位置隐蔽,整座宅院四周围墙高高筑起。榨油作坊屋东面的那颗大榕树,是地下同志发布暗号联络的醒目标识。随着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 1949年8月,中共同安县工委领导郑天海到蔡店传达上级的决定,将孙厝支部升格为中共灌口区工委。区工委书记孙生最、组委蔡肇基、宣委黄啟文,同时增补(派)孙澄清、曾庆惠和王和平为区工委委员,进一步加强班子力量,委员分工包片。他们常驻“恒春油坊”宅院召集会议,布置任务,开展活动。 白天,杨志宏教书兼照看油坊生意,夜里,地下党团员常常翻墙进入油坊,布置任务,汇报情况,组织工作,革命活动开展的有条不紊。遇到布置任务,区工委便会召开集体会议,这时从四面八方来的同志很多。为了解决用餐问题,杨志宏母亲、妹妹和哥嫂等家人义无反顾都要煮起大锅饭,提前备好饭菜,无偿提供伙食。杨志宏的主要任务则是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地下同志提供后勤保障,做好活动据点的安全保卫工作。 有一次,驻同安县城敌军接到密报,一股土匪和一股共党分子先后聚集在后溪保街路社密谋,当即兵分两路直奔后溪街路,包围“恒春油坊”对面的一栋民宅并打死了土匪头目,同时搜索油坊。当时提枪负责保卫的杨志宏迅速通知在油坊开会的几十名同志转移,一方面利用街巷地形复杂成功引开敌人,又一次化险为夷,避免革命力量的损失。事后他对同志们说,他当时已做好牺牲准备,最后不行就和敌人拼到底,一位多好的老地下工作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