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海沧区 > 海沧频道 > 本地快讯 > 正文

厦门海沧:校地合作共赢 成果落地成“金”

2023-11-24 08:48:09  作者: 林岑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平台广阔 产学研合作迈向深入

“海沧拥有厚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与中国药科大学的优势学科专长相一致。”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勇表示,此次中国药科大学与海沧开展了多角度的交流合作活动,打造了政府、学校、企业、资本融聚的桥梁平台。

连日来,作为本次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厦门生物医药港企业能力提升研修班活动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来自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高管、技术负责人、研发骨干、产业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人员走进学校集中“充电”。

“研修班内容丰富,干货十足,涵盖了新药研发前沿、医药企业资本运作、医药知识产权等课程,还走进中国药科大学校史馆、药学博物馆现场参观学习。”研修班学员、迈达瑞科技公司总经理洪金田告诉记者,一周的学习收获满满,对自身专业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中国药科大学与海沧区共同建立了“中国药科大学厦门生物医药港培训实训基地”“厦门生物医药港人才培养教育基地”,通过探索“师资共享、课程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互建基地,共谋发展。

生物医药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是一个长周期过程,需要大量资金、人才投入,需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及政策链深度融合、共同发力。近年来,海沧区不断畅通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完善和健全从基础研究“最初一公里”到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全链条有效贯通的产学研用转化机制,真正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

刚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的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其团队与养生堂集团长达二十年的合作,就是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典范。合作成功促成了万泰沧海、万泰凯瑞、优迈科、英博迈4家企业落户海沧,实现全球首个戊肝疫苗、国产首个二价宫颈癌疫苗成功上市。同时,在产学研与医工、医用协同发展方面,海沧企业中硼医疗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弘爱医院等联合研制国内首座加速器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大型医疗装置。

服务保障 专业高效推动发展

目光回到海沧:力品药业国际化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五期加速建设、万泰沧海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特宝一类新药拓培非格司亭(佩金)获批上市……数据显示,海沧区汇集生物医药企业464家,产业规模近5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实现产值225.78亿元。

成绩的背后,是海沧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海沧成功推动福建省药监局在海沧设立“一窗口三中心”,授权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生产许可等58项业务职能,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在园区即可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推动省相关部门出台优化阳光挂网、鼓励本地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率先在全省试点职称评审机制改革,建立行业协会和市区职改办三级联动评审方式,助力企业引才聚才。特别是去年以来,海沧区全市首创成立区企业“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中心,并在各街道分别设立分中心,举办企业服务接待日活动,区主要领导直面企业扁平高效解决难题,成立以来已受理企业事项近700件,办结超九成,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获得企业诸多好评点赞。

尽管深谙生物医药是甘坐“冷板凳”拼出的“热产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持之以恒把厦门生物医药港做强做优,是海沧的初心。

信心和动力,来自海沧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海沧充分发挥“政府+园区+平台+基金+专家委员会”机制作用,以园丁心态前瞻布局、创新发展,按照“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的发展路径,构建起初具集聚效应的区域产业生态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点”向“链”高速迈进。

当前,中国药科大学正在海沧进行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布局、产业细分领域发展计划、生物医药园区运营优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不久后,《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0)》将全新出炉,以更加清晰的战略思维、精准的发展路径,再次吹响产业发展的冲锋号角。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