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
2023-11-30 08:54:17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课堂在校园外 学生成立项目组 变身“精量师” 揪出粮食浪费大王 在大同小学,老师们遇到的挑战是:怎么把“高大上”的生态文明理念讲给小孩子们听,还要让他们明白? 在“双减”后实施的午托中,大同小学找到一个突破口。大同小学副校长黄靓芳说,我们发现就餐的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粮食现象。这所小学随即启动聚焦小米粒的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让学生围绕驱动式问题和一个具体项目,进行一系列探索,最后形成成果。 学生们围绕节约粮食主题,从三个视角研究,一是粮食与我们,二是粮食与文化,三是粮食与饮食。黄靓芳说,视角虽然宏大,但是,学生们的调查是微观的,是从诸如“有多少农产品和小米粒有关”“小米粒的美味食谱是什么”“假如我是餐饮店的老板,有哪些可行的节约粮食的营销策略”等这类微观角度入手。 譬如说,当时,大同小学的不少学生以项目组形式,展开调查:一粒米要走多少路,才能抵达我们的餐桌。有的项目组深入田间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动手尝试收割、晾晒、脱壳、碾米等劳动,画出一粒米到达餐桌的路线图: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除草、除虫、收割、脱粒、碾米、储藏、运输、烹饪,一路艰辛来到餐桌。 还有的项目组以“精量师”的身份科学测量饭店的米饭消耗,测算出粮食被浪费的数据,寻找谁是浪费大王。黄靓芳说,孩子们原来很自信:我们不至于是浪费大王。不料调查结果却“打脸”——结果显示,8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浪费粮食的比较多。 还有一部分学生采用“感性的方式”展开调查,譬如说,有个项目组的孩子制作“米小白”的动画,说的是一粒叫“米小白”的小米粒,它有三生三世,终极梦想是被人类吃掉,但是,事与愿违,每次都被无情地浪费掉,吃不进人类嘴巴里。 无论是像调查这类的理性思考,还是“米小白”这类把节约粮食的行为创意物化,都是通过驱动性的问题,引导孩子去探究怎么节约粮食,最终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认识。 陈珍表示,在厦门,大同小学的小米粒代表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方向:从微观到宏观,这样孩子会更好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光喊口号,只有内化到自己认识,聚焦到孩子自己身上,触动他,他才会发生行为上的改变。 观察点: 大同小学 不少学生以项目组形式,展开调查:一粒米要走多少路,才能抵达我们餐桌。 课堂在灶台旁 学校设烹饪教室 让学生了解 食材如何变成食物 在同安西洪塘小学,学生们在学校就能看到农作物走上餐桌的艰辛过程——这所学校不仅有菜地,还有一间烹饪教室。 西洪塘小学把菜地建在五楼屋顶,每周组织学生到菜地劳动,认识各种蔬菜,浇水,清理田间杂草等。比较特别的是,学校还在一楼建了烹饪教室。 西洪塘小学德育处主任庄燕云说,这是一间“把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劳动工坊”——孩子们把从菜地取来的食材,在这里转化为美味可口的食物,实行“一条龙”美食旅程。 她举例说,前几天,学生们从菜地里割了韭菜,到烹饪教室学包饺子。这样,他们体验了从种菜、摘菜、洗菜、切菜到烹调过程。 西洪塘小学校长叶五洲说,在五楼的时候还是一把菜,到一楼后,它就可以变成可口的新鲜的热气腾腾的食物。他认为,这是最好的绿色低碳、节约粮食的生态教育。 和烹饪教室异曲同工的是科技中学的废物就地处理工作坊,工作坊里有两台机器——“塑料垃圾造粒设备”“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其中,“塑料造粒设备”机器专门处理塑料垃圾,将废弃塑料变为塑料原料,形成垃圾分类后再利用的闭环体系;“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则可以直接将学校食堂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转变为有机肥,并用在学校的绿地和绿植的栽种。 更重要的是,这些转化过程,学生们亲身感受——科技中学让学生学习操作机器,参与垃圾处理。 西洪塘小学和科技中学,代表的是厦门生态文明教育的另一种探索——把学生环保实践、锻炼同生态文明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学生们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生态文明的忧患意识,从而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市教育局认为,在学生时期培养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责任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观察点: 西洪塘小学 科技中学 西洪塘小学不仅有菜地,还有一间烹饪教室。 科技中学则设置了废物就地处理工作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