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居民实惠到手 数字消费券助市场回暖
2022-04-18 09:14:12 来源: 责任编辑:揭晓经 我来说两句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工作人员(右一)向某企业员工发放旅游消费券。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用线上领到的消费券带孩子去体验摘草莓,小朋友特别高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赵女士日前领到了“乐享平谷”微信小程序发放的惠民消费券,在一家采摘园游玩时获得了相应折扣,她感觉很实惠。近期,全国多地向居民发放新一轮数字消费券,既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又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复苏。 使用范围广 近期,为进一步拉动消费,多地发放数字消费券。 3月底,北京市平谷区2022年首批消费券发放活动收官。据悉,活动在半个月内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245.4万元惠民消费券,参与领券人数达11.2万人,拉动销售额2158.6万元。后续,平谷区还将在“五一”前后和“十一”前后再发放两批消费券。此外,为加快释放绿色节能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北京市自4月开始,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绿色节能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色节能商品。据悉,消费券适用商品共计20类,包含电脑、洗碗机、电视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 4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为期3个月的“33消费节”,计划开展超600场次各类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补贴让利超10亿元,预计带动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000亿元。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居民可通过云闪付APP领取消费券。“今年的消费券补贴活动形式更广、券种更全,除了继续派发‘33消费券’外,还新增了商超百货购物返券、银联消费券、建行消费券、移动5G购机补贴等多类型消费券,涉及的商品种类和可使用范围更广。” 此外,广东省深圳市、山东省青岛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多地也纷纷发放各类数字消费券,助力消费市场复苏。 吸引用户多 在消费市场回暖过程中,为何数字消费券这一形式广受欢迎?据悉,消费券属于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与直接发放现金相比,发放消费券更能用于居民消费而不是储蓄,其带来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介绍,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全国多地实施了超500轮消费券计划,其中多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短期局部效果。“例如2021年11月至12月,云南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河南省郑州市,分别通过京东平台发放政府消费券。20天内三地消费券核销金额突破5000万元,带动消费订单金额超过4亿元,政府资金撬动消费杠杆率接近8倍。” 数字消费券的发放也推动了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一方面,各支付类APP作为消费券发放的入口,吸引了大量用户。包括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美团等多家支付机构,都参与到各地消费券的发放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特定线上支付渠道的推广。另一方面,线下实体商家特别是中小微商家成为消费券受益者。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券适用的商家中,九成是中小微商家。政府每发放1元消费券,就有0.87元流向年销售额30万元以下的小微商家。 定向效果好 为了让数字消费券有更好的使用效果,2021年3月,全国首个数字消费券团体标准《数字消费券服务规范》发布并实施。专家介绍,要让数字消费券带来更大效益,应在发放时更注重定向投入。例如,加大对困难人群、困难地区、农村县域消费者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将餐饮旅游、家电汽车更新等消费恢复短板作为重点支持领域。 尽管数字消费券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专家表示,消费券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难以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动力。长期来看,提振消费更需重视治本之策。 “消费券并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金融专家付一夫认为,要真正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壮大,还是应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要促进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关键是畅通制约消费的堵点、断点。同时也要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真正启动由消费驱动的良性经济循环,使经济增长有坚实的基础性支撑。从中长期看,促消费的手段需要更多方式,除消费券外,还要深化消费商品价格改革,增加流通环节的便利性,降低流通交易环节的成本等。(记者 李 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