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 “唐宋格局”添实证
2015-11-06 00:00:37 来源: 责任编辑:李涛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被誉为我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其“年龄”可以追溯到唐宋。日前,文物工作者在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发掘出唐宋时期大量古代城市遗迹。专家表示,此次发现对研究以福州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古代城市变迁,与坊巷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金斗桥东侧。从2011年10月14日起,由福建博物院、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与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上述遗址开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三个多月的科学发掘与清理,考古发掘面积已近1300平方米。 据福建博物院楼建龙研究员介绍,考古队目前已经清理出唐五代夯土城墙74米、木质挡墙1处,宋代房基4处、台基1处,以及主要属于明清时期的水井44处、灰坑42处、台基1处等,并出土了大量唐代以来的陶瓷片、建筑砖瓦等遗物。其中始建于晚唐五代的城墙主体大致为东西向,由夯土墙体、两侧石砌墙基及外包城墙砖等组成。城墙做工极其考究,不仅外表用城砖包砌,地下部分的夯土基础更深达四米以上,与晚唐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在《灵山塑北方毗沙门王碑》中的记载基本吻合。 此次考古发现显示,遗址区南侧宋代房基砌筑于晚唐五代城墙之上方,形成从早至晚、有序叠压的多期坊巷道路与城内建筑格局。这些由道路、水沟、台基、坊墙、隔墙、建筑地面及陶水管等各类遗迹组成的宋代坊巷格局,为研究福州三坊七巷的形成与格局演变、临街设市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资料。 同时,文儒坊西段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遗物,主要有唐五代钱纹砖、瓦当、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延续到宋代的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盘、碗、碟、瓶、豆、执壶、瓷枕、器盖等生活用具和商品,生产玻璃器的遗迹等;其中,印有陈、郑等十几个捐舍人姓氏的钱纹城墙砖,以及镌有“威武军”、“东山窑”等字样的城墙砖,是当时福州官民共同建城及当时社会生活形态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三坊七巷被人们称为‘唐宋格局’、‘明清建筑’。其中的明清建筑有目共睹,而这次考古发掘,为三坊七巷的‘唐宋格局’增添了实证。”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表示,鉴于文儒坊西段考古遗址所具有的重要科研潜力与独特社会价值,省市文物部门及三坊七巷管委会在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已初步拟定了考古遗址开展原址保护的规划。 福州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面积约40公顷。它是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2009年7月,三坊七巷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