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悲剧!多视角解析漳州角美母子投河自杀案

zz.fjsen.com  2019-06-13 15:19:48  陈志远 陈惠华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探求解决之道:如何进行干预?

“她老公主要忙于在外面打工,所以对自己老婆的情绪状态了解的不够,更没有更多时间和能力来帮她调节情绪;他的父母姐妹,也没有能识别到她的心理压力状况,并作出有效的帮助。”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秋英认为,从心里历程来看,她选择自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走过很长的心理历程了,有很多信号可以识别,周围人不懂得当事人发出的求助信号,错过了帮助她的很多时机。

“一般观念认为心理问题也可能慢慢的自我调节就好了,事实上心理问题长期没有引起重视、调试或治疗的话,那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林秋英建议,要防止和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一个就是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要在群众中及时普及。包括家庭父母兄弟姐妹是第一个求助管道,其次是朋友闺蜜朋友,第三求助管道是社会专业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督导。另外,不管是恋爱结婚、家庭关系的处理以及教育子女都要通过学习获得成长,才能有知识有智慧来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包括夫妻、长辈都应该加强对这个方面的重视和学习。

“目前社会舆论主要聚焦在婆媳关系、家庭矛盾,试图从个人、家庭与人际关系等微观层面去谈论问题的真相。实质上这是个社会问题,我们已经构建了多层级的社会矛盾调解与协调网络,但对于这个妈妈来说,都不能成为她的救命稻草。”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耀明表示,由于传统的家庭调解模式已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社会变迁出现缺位,必须建立乡村社会工作制度,让乡村社会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在困境中可以找到专业的、职业的支持。近年来各地都在持续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并在农村广泛建立了乡村振兴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土地流转、农房审批、计划生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民政救助、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但是对于此类悲剧的介入和解决针对性不强。

黄耀明建议,可以借鉴广东的“双百计划”做法,采用住村社工的方式,让社工和乡村振兴服务站真正发挥作用。据介绍,广东省从2017年开展的“双百计划”聚焦本镇(街)困境人群和社区,重点是面临困境的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留守人员、优抚安置对象等。通过省、市级政府共同投入资金,并广泛动员社会慈善组织资助支持社工站开展慈善活动。主要录用本地社工或者已在外地从事社会工作人才回乡,建立稳定的、本土一线社工服务队伍、工作机构;并组建高校专业督导团队,协助社工站开展需求评估、明确服务领域、协同制定服务规划和年度计划,贴身跟进服务开展。社工站的选点以落在村居、问题导向及方便群众三个标准,为每个镇、街道配备3-8名社工,社工们积极链接政府、社会及公益慈善、媒体等多方资源,建立城乡互助网络,并通过深入开展社区行动研究,挖掘探索社区焦点问题和需求,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服务。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镇,把工作做到邻里、家里、心里,让“双百社工”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案例1:花语心愿——社区的中小学生妈妈心理健康服务计划》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莲下社工站驻点于莲下镇李厝宫村,据村委提供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社区中女性群体占了55%,在行动研究中,社工通过走访及在活动开展中了解到中小学生的妈妈多为上班族或帮助家里做生意,日常“三点一线”(上班、家务、带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单一,生活压力大,常常因为遇到压力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而感到困扰和无助,从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莲下社工站开展此项目,旨在为李厝宫村的中小学生妈妈群体打造一个社区的中小学生妈妈缓解压力的交流互动台,营造社区的中小学生妈妈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增加社区的中小学生妈妈释放压力的渠道,促进社区的中小学生妈妈学习有效的心理解压技巧,从而缓解社区的中小学生妈妈的心理压力。

《案例2: “妇女同行,社区共进”——妇女心理健康支持计划》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棉北社工站社工通过社区走访、问卷调查、谈话等,了解到该社区总人口7452人中,25-50岁的妇女就有1863人,这些妇女在生活中主要担负着孩子的饮食起居和教育问题,独自空闲娱乐时间较少;妇女虽然负担着家里繁重的照顾工作,却总是被误解为无所事事;他们承担着下一代的教育,却总被认为理所当然。而这种生活状态给妇女带一些负面能量;如情绪起伏大、自信心下降、心理压力无法释放等。基于一年多的行动研究和需求调研基础上,制定的项目服务计划。此项目计划旨在组建妇女志愿者队伍,提供亲职教育讲座的平台,进而促进妇女心理生活健康发展及能力发挥,形成社区互助的氛围。

1  2  3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