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港:延续海丝文脉 溯源海洋精神

zz.fjsen.com  2023-07-31 09:51:52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月溪水顺流往东,月港码头遗址被成片芦荡环抱,而连接江岸和船舶的阔大石阶似乎仍在述说着昔日“海舶鳞集、贾肆星列”的月港胜景。盛夏时节,记者来到龙海区,探寻古月港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情况。

守护:月港遗址风貌依然

龙海区海澄镇月港码头临江的豆巷,屋宇接连不断,砖墙紧密呼应,明代的建筑风格依稀可辨。缀写“格外春风”的文公屏,把红尘烟火收敛在千家百姓的小小宅院。

在豆巷旁不足一公里的江岸上,溪尾、阿哥伯、店仔尾、容川、中股、路头尾、饷馆七座古码头顺沿九龙江依次排开,古镇仍保留着晏海楼、城隍庙、文庙、萃贤坊四处遗址。

62岁的蔡长顺是月港变迁的“见证人”,祖辈生活在豆巷的他“满肚子”都是月港故事。据蔡长顺回忆,过去码头卸货、帆巷售货,一间间坊肆采取“前店后仓”的格局。“当时,这条古街有商行数十家,售卖着食品、手工品,更有香料和奢侈品。”商铺的门面都是木板窗户,一拉开,便可做生意。“如今这样的门面,在古街还剩好几家。”蔡长顺说道,“这是应该好好保护的月港记忆留存。”

每个渡口连接的庙宇,成为月港海商海洋精神最初的源头,也是古月港的另一记忆留存。这些庙宇都不大,供奉的神明也各不相同。“在这里,神明与村民就像‘邻居’般亲密共存,让远行人心有皈依。”63岁的甘海参阿婆说,在月港繁盛时期,海商每次出海前,都会到庙里祈求庇护,平安上岸的第一件事也是答谢神灵。

“历史上许多中西文化在月港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港口文化。”龙海区博物馆副馆长、文保中心副主任李良庆说,龙海高度重视古月港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月港的人文内涵和社会价值,力求全面系统还原月港的历史面貌。为守护好月港海丝遗址,龙海区遵循整体规划和保护的原则,对观音亭片区、临江古街、月溪两岸、古码头遗址公园等进行修缮保护,规划设计月港历史风貌区,打造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滨水生活于一体的城市多功能展示区。

月港,藏古亦常新。为讲好月港故事,龙海区持续挖掘月港文化内涵,传续月港文脉。据介绍,月港古街旧改提升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概念方案已初步设计。方案遵循保护的原则,对月港古街的内街和水岸进行概念性设计。内街改造包括商业界面美化、街道活力提升、廊桥交通、迁建海丝馆等。

守护文化,亘古未变。月港厚重的历史遗迹,更点染了今日之多彩,将未完待续的古老故事,提笔续写。

传承:海丝文化激励后人

将近500年前,月港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唯一合法的民间贸易始发港,繁盛时期拥有18条航线,通往东南亚与西亚、拉美、欧洲等47个国家与地区。曾经享有“闽南一大都会”“亚洲重要商港”的美誉,融入了首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向海而生、敢拼敢赢”,月港海丝文化映射今日、激励后人。

最容易让人联想起月港昔日繁华的,是这里的造船业。今日龙海区紫泥镇,船舶鳞次、通江达海,实现了从“造船兴村”到“借船扬帆”的跃升,与一江之隔的月港遗址遥相呼应。“造船业是紫泥镇的主导产业,村中有造船厂19家,是龙海赫赫有名的‘造船长廊’。”紫泥镇紫泥村党委书记、主任吴福来说道。

但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并非那些钢筋巨轮,而是曾经从月港出发的木制龙舟,今日依然在龙海海上“扬帆”。

月港老手艺人郑水土的家中,至今仍保存着一份其祖父郑文庆手绘的《海澄郑氏造船图谱》,书中记录了多种船型。“祖传的经验,通通印在我脑子里。”作为崇兴郑氏造船家族第六代传承人,郑水土采木成舟,练就了一手与江海潮头并立的制船本领。但随着钢板船大规模普及,木制帆船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郑水土感慨:“造船手艺虽然少有人主动学习,但我仍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记住它。”

海丝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造船手艺,古老的月港文化内涵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据悉,在龙海区委区政府重视和推动下,即将迁建的海丝文化馆坐落在原月港船厂旧址,面积约450平方米,有望伴着月溪水的潮汐,迎接四方来客。

今年2月,龙海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向全国公开征集月港海丝文化标识。征集活动参赛踊跃,共有156人参加,收到225幅设计作品。经网络评选和专家评审产生获奖作品。目前,月港海丝文化标识采纳奖已通过“福建省版权作品自愿登记系统”初审,进入复审阶段,有望转换为文创产品,进一步传播海丝文化,延续月港文脉。

创新:历史街区活化重塑

龙海区石码历史文化街区,是古月港商埠繁荣的历史遗存,从明清时代延续至今。石码后港素称“月港后花园”,如今,街巷美陈、夜景提升、河道净化等一系列古街区活化创新已悄然而至。

古街的蔡港渠串联起修缮一新的闽南骑楼商铺,其间烟火集市人头攒动,灯火辉映下,忽闻扶尺一下,原来是讲古寮上,老先生正三言两语勾勒月港往事,如声在耳,如临其境,台下听者屏息凝神,仿若穿越回商海浮沉的沧桑岁月……“听讲古,是老石码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讲古寮也成为街区的特色文化项目。”龙海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志辉介绍。

漫步后港历史文化街区,从“古镇石码”“锦江开埠”“月港中兴”,到“石码解放”“古镇新貌”“撤县建市”,这些条石上的文字仍在细述着月港故事。

“通过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人文院落和街巷空间,目的是再现‘老石码、古月港、最闽南、古早味’的人文记忆,让后港古街成为有文化、有温度、有记忆、有商业活力的城市会客厅。”高志辉说道。

目前,后港一期街区通过重修闽南古厝、重塑石码八景延续了老石码历史文化风貌,街内建有锦江书院、石码戏馆、闽南文化会馆、龙海名人馆等地方艺术展示馆和商业、餐饮及商务办公楼,成为新老“石码人”流连忘返的“打卡地”。

古之月港,海舶鳞集、商贾咸聚。今之月港,在一系列活化保护修缮措施下,在漳州对外开放格局中,延续海丝文脉,赓续荣光故事。⊙闽南日报记者 吴明晖 陈慧慧

  • 责任编辑:林永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