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供给 多点开花 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zz.fjsen.com  2024-05-23 09:04:5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野餐、露营、登山等已成为众多年轻人假期休闲的新选择。避开名胜景点和网红打卡地,去离家不远的乡村游玩,这种更强调自在轻松、更注重情绪价值的“反向”出游,正成为旅游新潮流。

数据显示,在今年的“五一”假期中,全国乡村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五成。与乡村游相关的搜索中,乡村果蔬采摘、手工制作和非遗体验是吸引游客的热门项目。

在漳州,各乡村围绕“乡村+”融合各种旅游业态,错峰供给、多点开花,用一系列新场景、新玩法,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许多市民游客,在近距离接触自然、放松身心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韵味。

以“农”为亮点 做足乡村游特色

初夏的周末,平和县国强乡六成楼的花溪梦田又热闹起来了。

作为一个亲子休闲示范片区,花溪梦田成了不少市民游客周末出行热门地。许多市民游客携家带口来到这里,沉浸于山水间,体验农事乐趣。

“我们带着孩子到田间种植向日葵,到小溪里捕鱼,体验乡村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周末。”市民王成海对这样的项目赞不绝口。

田园采摘是不少游客乡村游的必选项目之一。作为花果之乡,漳州四季皆有水果可摘。草莓、蓝莓、枇杷、柑橘、蜜柚、青枣……应有尽有,满足游客不同口味。

“水果店里的杨梅售卖20元/斤,自己来采摘,便宜又新鲜。”五月中旬,杨梅开始上市,产地龙海迎来了一波波采摘客人。“好吃!原生态!”游客陈王炜从厦门自驾而来,对村里的果子赞不绝口。

与“特种兵旅游”相比,如今,亲子游的游客更倾向于距离短、自带教育属性的乡村旅游,走出“人看人”和“走马观花”的怪圈,在乡村真正放松身心。紧抓目前的风潮,漳州周边各乡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放大乡村旅游特色,让市民和游客感受纯正的农家风情。

立足本地资源 丰富旅游业态

车行至平和县南胜镇深处,只见山路弯弯、溪水潺潺。青山环绕处,柚林掩映间,既有连片绿树,又有闽南瓦房——欧寮村到了。

体验惊险刺激的神摇漂流、攀爬拥有上亿年历史的太极峰、到冰臼群探险……夏日的欧寮村,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兼具,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自从神摇漂流项目发展起来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口就停满了大巴车。

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抬头见蓝,良好的生态成为欧寮村发展的“金名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正如欧寮村利用溪流落差大的自然优势做起了漂流旅游,漳州其余乡村也各显身手:长泰林溪村利用温泉资源推广康养旅游、龙海隆教畲族乡背靠火山地质资源建设公园……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漳州各地资源禀赋不同,除了抓住自身乡土风貌的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许多村子还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选择把民俗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体验原始的土楼生活,第一次来南靖县的旅客基本很难抵挡住在土楼的诱惑。近年来,南靖县积极加强土楼保护和活化利用,在保留土楼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活化改造,修旧如旧,让土楼呈现出古朴与现代融合的艺术风格,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为游客们带来不同的游玩和文化体验。

依靠挖掘宋窑文化,位于东山岛西北部的杏陈镇磁窑村在近几年也吸引不少游客。始建于南宋年间的磁窑村是东山岛最古老的村落,因出产陶瓷而得村名。如今,这个古村落建起了窑山公园、宋窑文化展览馆和陶艺传习所,可一睹磁窑村出土的多种青釉瓷器产品的风采,也可亲手体验淘泥、拉坯、烧窑等古窑工艺制作流程。

从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到无形的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等,漳州各乡村所拥有的多种文化资源,正为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滋养。

文旅农融合 释放乡村多元价值

周末,来自泉州的游客戴小清带着孩子来到了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这里空气好,大人小孩都有游玩的项目。基本上就是吃喝玩乐‘一条龙’,休闲惬意,感觉特别棒。”戴小清说。

正如戴小清所说,爬山、露营、住民宿、品农家菜、参观动物园、体验果蔬采摘……多样化的乡村旅游项目延伸,足以让游客在这里住上两天,沉浸式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韵味。

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模式,主打“松弛感”的乡村旅游更注重情绪价值。“不在乎实际上有没有‘玩’到什么。”戴小清告诉记者,她更需要的是在这寻找宁静与放松。

在这种模式下,游客可以放慢脚步,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享受田园自然的美好,从而达到身心的放松和充电。

“能看、能玩、能逛的太多了,晚上就住下了。”选择在长泰林墩山水畔民宿入住的市民赵西也有同样的想法。

在这家山水树屋主题民宿里,既有萌宠乐园、自然学校,还有音乐岛、轻食吧等。

“民宿附近的植被都是原生态的,比如龙眼、荔枝以及白背叶、鬼针草等中草药。很多人在城市里呆久了,就喜欢来这里感受自然。”民宿主人陈建宏告诉记者,他接待过不少文字工作者,专门来此寻求创作灵感。

眼下,漳州有一批焕发新颜、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农园变景园,漳州乡村旅游的美好风景,正如火如荼地上演。(记者 林昕蓉 通讯员 林伟凤 易芳芳 林锦涛)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