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创建模范机关纪实之四

2022-12-24 09:30:4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近年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提高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水平,在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双联”架起“连心桥” 代表履职“接地气”

“用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这一工作平台,促进代表依法履职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鼓励代表主动走出去,认真听取民情民意,为南平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5月23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罗志坚带领调研组到延平区开展代表工作调研,对代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长期以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聚力创新深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以下简称“双联”)工作机制,联系对象体现代表性、广泛性,联系方式力求多渠道、多形式,联系内容紧扣聚民智、惠民生,联系结果注重出实绩、求实效。

“企业发展还有什么困难问题?”“惠企纾困政策享受到没有?”……今年4-5月,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延平、松溪、顺昌等地,深入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和顺碳素有限公司、美众针纺有限公司、茗博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我为代表送政策”专项服务活动,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会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处理并答复。”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人大机关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全方位服务人大代表”主题主线,制定专项服务活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我为代表送政策”专项服务活动。

2020年起,南平市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示范提升工程。全市整合各方资金1538万元,规范化建设155个活动室,解决活动室“小、旧、空”问题,形成全市139个乡镇街道全覆盖,推动各级人大代表活动室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今年,全市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共收集问题建议1563件,解决1346件。

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着力丰富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延平区创建“两抓五有四个一”机制,试点乡镇人大主席团建立兼合式功能型党支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邵武市结合代表流动情况,对代表在选区和居住地实行“双重”管理,做到“离乡不离职”;武夷山成立茶产业代表之家,密切茶企、茶园、茶农的联系;顺昌县单月15日县政府领导带领政府工作部门与人大代表共同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推动问题解决;松溪县采取“四单”工作法(群众下单、活动室收单、代表跟单、群众评单),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建阳、建瓯、浦城、政和等地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完成农田水利设施修复、村道拓宽、路灯安装等一批民生实事……

让代表满意 让群众受益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关键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践行。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南平市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通过走访选民、接待群众、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社情民意,深入了解民声,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

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们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建议,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代表议案建议督办的相关制度机制,通过召开议案建议交办会、制定议案建议督办工作方案等方式,有效督促市政府及其承办部门的务实办理,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南平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代表议案12件、建议916件均按期办理答复。对《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统筹“三茶”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群众关注度高的24件建议列为常委会重点督办件。

2015年,《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的规定》出台后,每年常委会都安排二至三件群众关心关注的人大代表建议和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63.89%,69.44%,75%。2021年5月25日南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分别对《关于南平市、区医疗一体化建设的议案》《关于推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议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银行”,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南平样本”的议案》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其结果均为“满意”。

履职学习永远在路上

今年是南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培训工作,罗志坚多次对加强代表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在做好常态线下培训的基础上,持续巩固代表学习培训的良好态势,增强代表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倾听群众呼声的切入点如何找准?”“怎么有效地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推动问题解决?”

2022年3月,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分两期对市六届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培训。3天,7堂课,代表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武夷山脚下的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在廖俊波纪念馆追忆这名共产党员用赤诚初心、一生辛劳绘就的人生画卷;省人大常委会、市发改委、市委党校的专家授课;履职优秀的连任代表分享经验……丰盛的“知识套餐”,引导南平市人大代表上好履职“第一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在履职过程中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人民“代言人”。

5月30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代表点题“时空课堂”首期培训,邀请福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祖平作《人大代表看世界》专题辅导讲座,代表们深学细悟、深入研讨、以学促行,收获颇丰。截至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已累计开展七期代表点题“时空课堂”培训,培训2500余人次。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还将依托南平人大代表学院,加强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培训教育,掌握履职所需的法律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进一步增强履职为民意识,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代表工作呈现新气象,得益于制度机制的完善。近年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充分把握人大代表的地位和主体作用,完善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和评价制度,列出“五个一”履职清单,每年年底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记入履职档案。同时,建立履职激励机制,每届开展“三优两先”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履职活力。

在新起点上,南平市用高质量代表工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级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百姓身边看得见的“贴心人”,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林奥 谢丁辉 江享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