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政府副市长 陈志强 立足产业特色提升区域竞争力 陈志强 莆田市提出“336”工程(即打造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三个千亿元支柱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三个500亿元新兴产业,着力建设六个新兴拓展园区),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协调供给和需求矛盾。围绕产业定位,加大产业链招商,政府出台奖励措施,激发企业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供给侧改革。 促升级。从产业链填平补齐、加大招商引资着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技术改造倍增作用、两化融合提升作用,促进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降本增效、产能扩张。一是产业链填平补齐。推动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通过龙头项目引进,做精、做细、做大、做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鼓励企业技改。促进存量企业提升,推动提高企业竞争力。出台技改补助政策,加大“机器换工”支持力度。去年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带动30多家企业新增设备投资5亿多元,实现减员增效。三是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企业实现管理提升,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引导企业实施生产装备与过程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实现生产线智能化管理,对实施“两化融合”企业投资额按照10%补助。 促创新。围绕产品、技术、材料、质量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产品创新。支持企业以实用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二是技术创新。扶持科技小巨人企业,引导企业研发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占领行业制高点。三是材料创新。支持企业研发新型材料,突破前沿高端材料瓶颈,提升行业竞争话语权。四是质量创新。开展院地合作,借助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鼓励企业制定标准,对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10万-50万元的奖励,抢占产业竞争标准制高点。 促市场。鼓励企业进行营销模式创新,通过“互联网+”、建立营销联盟、互相采购配套、外出参展办展等方式,建立营销渠道,拓展新兴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支持“互联网+”发展。培育电商平台。围绕医疗互联互通、房地产去库存、银饰采购需求,积极打造三大平台。促进制造业与电商联动,创新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拓展市场。对制造业企业分离成立电子商务企业的,予以20万元补助。支持个性化定制。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主动应对客户需求,开展柔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二是支持企业参展办展,加大拓展境内外市场力度,促进企业扩大产品影响力。三是引导企业互相配套。鼓励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形式带动市内制造业企业进入产业链或采购系统。政府搭建平台,做好点对点服务对接,引导市内企业围绕产业龙头,相互协作配套。 优环境。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导向,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优化金融环境、加大问题协调,打造成本洼地,扫清企业发展“减速带”,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是着力简政放权。开展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取消审批项目90项,下放62项;审批服务事项压缩到法定时限60%以内,平均承诺时限从11.6天压缩至4.7天,审批效率整体提高59.5%;即办事项由清理前89项增加至197项,即办比率提高121.3%;总计共减少1621个时限、401个环节、619个材料。梳理一批优化提升的服务事项。二是降低企业成本。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大企业融资支持、提高企业融资抵押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出台降本减负六条措施。三是优化金融环境。成立政府性担保公司,去年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147亿元。今年又再追加2亿元政府担保和转贷资金,规模扩大至5亿元。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国开行低息贷款。建立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信贷客户的异常情况“三天一报”制度。对企业金融信用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四是及时解决问题。 (作者为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相关阅读:
- [ 03-27]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石狮县域经济转型路径
- [ 03-17]着力营造供给侧改革中的安全环境
- [ 03-15]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监人怎么做
- [ 03-15]卜昌森:供给侧改革给安全生产带来新机遇
- [ 03-10]“加减法”是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秘诀
- [ 03-08]两会快评:中国官场也须“供给侧”改革
- [ 03-04]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地方出口贸易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