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文/图)4月20日,本栏目《一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探索》,报道了福州蓝山四季小区居民在省环协志愿者的带动下,自发进行垃圾干湿分类的尝试,让厨余垃圾不出小区即变身有机肥。虽然这项实践因个别住户的阻力,厨余垃圾降解设备运行仅两年就被叫停,但记者了解到,时任厦门集美区侨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声群(他也是省环协的志愿者),到福州参观学习后受到启发,把这个模式带回了厦门,在侨英街道的泉舜·泉水湾小区进行试点,星星之火再度闪烁。这次,带您前去一探究竟。 “互联网+”模式,鼓励厨余就地处理 厦门市集美区泉舜·泉水湾小区的3号门外,隔着一条马路就是凤林清洁楼,里面立着一个长5米、宽4.5米、高6米的大家伙。这台生化处理机每天消化小区住户产生的厨余垃圾,是目前全省唯一运行中的厨余垃圾降解堆肥设备。 “处理机容量0.5吨,每天‘喂’两次。”负责处理机的环卫工人将厨余垃圾桶套上铰链,按下按钮,桶里的垃圾便自动投进处理机腔体。她介绍说,小区的厨余垃圾桶送来后,由她进行扫码、拆袋、检查,再把厨余垃圾送进机器。经微生物参与发酵,3个月后,这些厨余降解形成有机肥料,分装后赠与有需要的居民。 在小区服务中心,电脑上的“互联网+垃圾分类管理系统”,记录着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信息与积分情况。 “这个系统,由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垃圾分类管理系统项目组与集美区一起合作开发。”泉舜·泉水湾小区垃圾分类推广负责人陈小凤介绍说,垃圾分类以户为单位,社区用户激活自己的信息后,可以领到厨余堆肥桶或垃圾袋、二维码标签。居民在家按规则将垃圾分类装袋,贴上二维码,再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环卫工人在分拣时对垃圾袋进行扫码、称重,后台系统会自动给予用户相应的积分。居民通过手机APP端可以查询积分,并兑换成奖品。 据介绍,项目自2015年11月29日启动,截至2016年4月4日,共激活社区用户198户,占到小区总住户的16.4%左右。 |
相关阅读:
- [ 05-11]厦门市思明区开展垃圾分类 不断提升城区环境
- [ 05-10]厦门首个垃圾分类知识在线学习测试平台上线
- [ 05-09]厦门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 让分类意识生根发芽
- [ 05-08]两岸义工联盟开展亲子义工体验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 [ 05-05]推行垃圾分类不能单兵突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