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激活社会力量、发挥三方优势 大力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2021-10-12 14:04: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
三明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翟超介绍相关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东南网10月12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12日,福建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老区苏区乡村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三明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翟超介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三明市牢牢把握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大机遇,重点从激活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工组织等社会力量出发,推进社会力量服务和融入全市革命老区新发展格局。 牵手合作 实现社会组织与老区村共同发展 三明市以实施“阳光1+1 牵手计划”为抓手,率先在全省启动试点,推动社会组织以“项目工作法”为引领,服务革命老区发展。 绘好“施工图”。从红色文化、社会治理、助老护幼、森林康养、电商物流、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工贸聚集等八大类方面进行需求细分,通过“一张表格,双方对接”方式,推动老区村提出需求、社会组织认领需求,制定“六帮六促”具体帮扶措施,提供慈善帮扶、产业帮扶、技术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文化帮扶等服务。目前已列出需求帮扶事项达570项,能够提供服务事项达1210项,意愿参与社会组织数量达997家。 织密“联动网”。通过“主动上找、横向推动、向下延伸”方式,在网络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上将老区村基本情况、合作产业简介、牵手社会组织意向类型等内容制作为需求展示件,让全市社会组织从展示平台上“采购式”找寻可对接需求;从参与状态、参与能力方面将市级社会组织分为四个层次,定向推送信息,邀请符合条件社会组织参与需求座谈;发挥基层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县级社会组织及其会员通过现场勘查、项目洽谈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老区村需求。 结成“幸福对”。实行自愿双向选择,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结对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与老区村因村因社制宜,结合“百企帮百村”等行动,推进社会组织与老区村进行合作共建。目前全市共有183个社会组织与152个老区村牵手结对,累计投入结对帮扶资金1476万元,开展帮扶活动102场次,涌现出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沪明乡亲联谊会等先进社会组织。 汇聚资源 推动慈善助力老区苏区共同富裕 三明市发挥慈善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促进慈善供需精准对接。推动“三个一批”计划。实施“慈善手拉手”专项行动,着力实施一批省级慈善项目、精准对接一批慈善需求、开展一批慈善宣传活动,在全市推动实施“心动八闽”“八闽点睛行动”等慈善活动,2020年以来,共帮扶困难群众3800人次800余万元,募集各类慈善资金约5500万元,各本土慈善组织将慈善需求转化成93个慈善项目。 探索“慈善+救助”模式。打造慈善帮扶公共信息平台“三明帮帮忙”,按照“线上+线下”运作方式,依托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中心,为困难群众寻求慈善帮扶、社会力量支持慈善项目提供对接渠道,开展掌上捐赠、网络众筹等新型服务,实现点对点、精准化行善。2020年以来,累计帮扶城市困难家庭4219户6127人,发放各类帮扶资金1.2亿元,链接社会帮扶款物195.9万元。 积极打造慈善品牌。三明市各慈善组织积极响应“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等成果展示平台号召,立足优势、争当示范,涌现出一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经验做法。 创新模式 提升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能力 三明市通过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和基层服务机构建设,推动社会工作为老区苏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是完善社工“四级网络”。构建社工总站、区域性中心社工站、乡镇(街道)社工站、村居社工服务点“四级网络”,明确六大类 29 项服务,夯实基层为民服务工作。2020年以来,已建立社工总站5个,52个乡镇(街道)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设置村级社工服务点460个,共配备社工110余名。 着力推进“三社联动”。推动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社会组织为载体、城乡社区为平台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按“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思路,各社工机构向特殊人群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2020年来,积极促成33个“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累计服务群众6200人次。 创新“社工+志愿者”模式。创新“菜单式”志愿服务管理模式,通过社工机构公益招募志愿者、志愿组织聘用社工、志愿者报考社会工作师等方式,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优势和志愿者人力资源优势。目前,全市实名认证志愿者中具有社工资格证达420人,以社工组织为依托的志愿者团体达40个,各社工组织累计开展志愿项目61105个,项目服务总时长超509万小时,打造出“长者食堂”“婚姻+家庭辅导”等优秀“社工+志愿者”品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