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受非洲猪瘟疫情、需求、周期性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省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下半年,在生猪存栏持续下降、市场季节性需求增加等因素叠加作用下,生猪价格有可能大幅攀升,甚至创出近年来新高。
一、基本情况
(一)生猪价格变动情况
生猪出场价格连续下跌后大幅反弹。上半年,我省生猪出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显著上涨,全省平均每50公斤生猪出场价格823.09元,同比上涨30.8%,但阶段性波动较为明显,受生猪限制调运政策放宽影响,市场供应增加,加上南方腌腊消费需求高峰消退,生猪出场价格在一季度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全省平均每50公斤价格从年初911.94元一路下滑至3月初718.7元,跌幅达21%;3月至5月,在需求下降和供应减少的相互制约下,生猪价格有所上涨,但波动不大,进入相对平缓期,价格在805-849元之间震荡;进入6月份,生猪产能萎缩带来的供应偏紧开始显现,价格大幅上行,从月初的805.83元上涨至今年以来的高点994.41元,涨幅达到23%,回到了2016年6月份的价格水平。
仔猪价格波动上扬。总体上看,上半年我省仔猪价格涨幅较大,全省平均每公斤仔猪30.65元,同比上涨16.4%。分阶段看,年初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养殖户补栏较为谨慎,尤其是在1、2月份猪价大幅下降时,观望氛围较浓,个别企业甚至停止补栏,有的地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市场仔猪价格保持低位平稳运行;之后,随着生猪价格回升,补栏需求开始增加,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全省平均每公斤价格从2月13日的25.23元涨至3月20日33.25元,涨幅近三成;4至6月份,仔猪价格高位窄幅波动;最近一个月由于生猪产能持续减少,仔猪开始供不应求,价格快速拉升,从32.89元涨至36.57元,创下今年以来最高,月涨幅超过10%。
白条肉价格先跌后涨。受生猪价格波动影响,白条肉价格也呈现下跌、相对平稳、快速上涨的波动走势,而从上半年的整体情况看,白条肉价格涨幅较大,全省平均每公斤白条肉21.97元,同比涨幅达到26.3%。
(二)玉米及猪粮比情况
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大幅下降,市场对玉米等饲料需求下降,今年一季度,玉米价格呈现不断下滑的态势,全省平均每公斤价格从年初的2.13元下跌至4月上旬2.01元,下跌6%;随着国家一次性储备收购的启动,加上二季度猪价快速上涨,饲料需求增加,玉米价格开始企稳回暖,6月26日,每公斤价格已升至2.1元,较年内最低价格2.01元上涨4%。
受玉米、生猪价格变动的影响,猪粮比价起伏较为明显。前3个月,由于玉米、生猪价格双双下跌,猪粮比价从年初的8.56:1跌至3月初的6.88:1,由价格轻度上涨区域下降为绿色区域;3月份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猪价低位反弹,猪粮比价升至8:1以上,并保持近两个月相对平稳;6月份,尽管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在猪价快速拉升下,猪粮比价从5月底7.67:1跃升至6月底9.47:1,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6.16:1,表明生猪价格已经处于价格中度上涨的黄色区域,生猪养殖已经进入高盈利阶段。
二、下半年走势预测
综合产能、成本、猪周期等因素,预计我省猪价短期内将保持当前高位运行态势,入秋后,在传统消费旺季的带动下,猪价有可能创出新高,养猪的盈利水平将持续向好。
一是产能缩减严重。受非洲猪瘟疫情持续蔓延影响,部分养殖企业退出市场,生猪产能大幅下滑,国内生猪存栏量已降至低位,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4.2%,同比下降22.9%,能繁母猪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23.9%,下降幅度、速度之快,是近十年来最大值,加上疫情不确定性、反复性给养殖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直接造成下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减少,将从根本上推升猪价。
二是养殖成本增加。为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养殖企业纷纷加大防疫体系建设,增加防控投入,防疫成本有所增加,加之前期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抬升了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生猪养殖成本有所提高,为后期猪价上涨形成支撑。
三是季节性消费增加。尽管短期内高温天气影响猪肉消费,需求清淡一定程度上将掣肘猪价上涨,但入秋后,猪肉季节性消费需求增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非洲猪瘟的恐惧心理逐渐下降,猪价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
此外,夏季是非洲猪瘟疫情的高发时节,防控难度加大,生猪生产、运输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若疫情持续甚至加剧,将长时间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恢复,猪价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都将高于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