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厦门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心聚力抓招商促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上半年,全市GDP增长8%,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要指标平稳向好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5.财政总收入增长4.1%;
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4.3%;
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4.8%;
8.外贸出口增长7.9%;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
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
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8%。
12.城镇登记失业率2.97%。
其中:
9项达到年度预期:GDP、社零、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地方级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
8项好于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社零、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
7项全省排名位次相比一季度有较大幅度跃升:GDP、固投、社零、出口、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4项居全省前三:社零(第2)、财政总收入(第3)、地方级财政收入(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3)。
二、高质量发展主要成效特点
1.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掀起全市上下狠抓招商的热潮。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航锂电项目正式签约,拉卡拉、华云集团、蓝色光标等总部企业落地。截止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项目517个,总投资4666亿元,其中:世界五百强、央企项目90个,总投资近600亿元;行业龙头及新锐企业项目32个,总投资128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2个。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分别达46.5%、41.9%。
2.打造发展动能双引擎。支柱产业支撑有力,平板显示、软件信息、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产业链群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四新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三分之二,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服务业5.9个百分点,成为服务业增长引擎,在近年引进的今日头条、趣店科技、橙联等项目带动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45.3%,同比提高22.4个百分点。瑞幸咖啡等4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信息集团、吉比特、美亚柏科入选“2019年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3.6倍、1.6倍。
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在建省重大重点、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半年计划,轨道交通2号线开启试运行,第二西通道、第二东通道、保障性住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跨岛发展深入实施,“岛内大提升”全面铺开,思明区何厝、岭兜旧村改造全面启动,湖里区西部旧村更新提升加快实施;“岛外大发展”扎实推进,成立重大片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重大片区三年行动规划及2019年工作重点,上半年岛外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48%、73.9%,同比分别提高0.2、2.7个百分点。
4.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财政金融运行稳健,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6月末不良贷款率1.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效益改善,1190家规上工业企业增产,同比多53家;10个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行业中有9个营收保持增长。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实施,上半年为企业减负超250亿元;两次下调工商企业电价,下调管道天然气非居民用气最高销售价格,取消四桥一隧通行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在168个重点城市中分别排名第5。
5.动力活力显著增强。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上半年厦门片区5项“厦门经验”获国务院向全国推广,累计达27项,占全国比重超四分之一。信用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综合信用指数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稳居前列。“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增长14.8%,34条“丝路海运”航线共完成航次641个,集装箱吞吐量50.1万标箱。对台融合持续深化,成功举办海峡论坛、工博会等重要对台交流活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台资企业板”累计挂牌台企251家,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98.2万人次,增长22.4%。
6.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民生补短板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288套,累计在建64571套;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8300个;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建成投用。优质公共资源进一步向岛外倾斜,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外国语中学集美校区、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建设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