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永泰县:因地制宜,闲置校舍变成“香饽饽”

2014-06-20 08:47: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下苏小学操场被改造成文体活动中心,周边还配套建设公园,让下苏村村民有了户外休闲活动场所,该村一年一度的农民运动会也在此举办。图为农民运动会上,村民们在进行“插秧”比赛。

东南网6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薛希惠 通讯员 卢余清 董扬洁)

阅读提示:近年来,随着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因生源明显下降及布局不合理等原因被撤并,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被闲置。以永泰县为例,1998年有413所中小学、7万多名学生,目前只剩下170所学校、4万多名学生。为了有效利用闲置校舍,永泰县因地制宜,结合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对闲置校舍进行改造,既盘活了资源,又让广大群众受益。

根据永泰县教育局去年摸底,该县共有188座旧校舍闲置,面积达55419平方米。为有效盘活这些闲置资源,该县将闲置校舍无偿调拨给21个乡镇,让各乡镇因地制宜将闲置校舍改造成急需的敬老院、村委会大楼、农民书屋等场所。

近日,记者深入永泰县一些乡镇,探寻有效利用闲置校舍的做法与经验。“将这些闲置校舍进行改建,县里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既盘活这些资源,也避免教育资产流失。”永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日官说。

下苏小学变身村里公共服务场所,村民办事、看病、娱乐休闲更加方便

下苏小学位于大洋镇下苏村,由旅美华侨邹作雄捐资30万元修建。

据下苏村党支部原副书记张琦生介绍,1999年村里经历一场山洪,旧小学的土墙倒塌,校舍成为危房。当年10月,华侨邹作雄捐建下苏小学,建筑面积998平方米。学校一度成为当地梅埔片的“明星小学”,学生达200多名。但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2009年下苏小学被撤并时,全校仅剩下八九名学生。学生都被安置到大洋中心小学,校舍被闲置了一年多。

村里校舍闲置,村委会办公场地却是捉襟见肘。该村村委会大楼建于1968年,面积仅200多平方米,位置偏,地方小,大楼破旧不堪。“村民办事都挤在一间办公场所,相互干扰,讲话要很大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吵架。”张琦生说,近年来下苏村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旧村部实在大煞风景。

“村里一直渴望修建新村委会大楼,但村里并不富裕,去年人均年收入才9000多元,建楼这条路行不通。”张琦生说。一边是闲置的村小校舍,一边是紧缺的村务场地,如何有效盘活资源?2010年,下苏村巧做文章,将小学改造成村委会大楼。因为是华侨捐资兴建的校舍,村里还特意征得了捐赠人的同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下苏小学一层的4间教室变成村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妇联会、农家书屋,二层的4间教室变成村委会办公场所,三层楼变成多媒体培训室。大学生村官黄步彩说,下苏村辖有5个自然村,下苏小学正好位于村里中心地段,将其改造成公共服务场所,450多户村民办事、看病、娱乐休闲更加方便。到了傍晚或者农闲时,农家书屋、老人活动中心里十分热闹。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下苏小学1200平方米的操场被改造成文体活动中心。而且,村里还锦上添花,在中心旁修建公园,让村民有了休闲活动场所。平日,村民可在这里健身休闲,到了该村一年一度的农民运动会时,这里就是各代表队的比赛场地。

蜚安小学被改造成富泉乡敬老院。 赵锦飞 摄

贫困乡巧用闲置校舍填补乡镇敬老院空白,满足农村困难老人养老需求

作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之一,永泰财力有限。而作为该县的一个农业乡,富泉乡年财政收入才1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该乡有7000多名村民,60岁以上老人近千名,其中孤寡老人有50多名。但是,乡里还没有专门的敬老院,只有一家协星慈善幸福院,仅可容纳10名孤寡老人。“我们也很想建设乡镇敬老院,满足孤寡老人的养老需求,但是资金不足,项目无法启动。”副乡长吴善荣说。

去年下半年,闲置5年的蜚安小学进入大家的视线。“因为蜚安小学距离乡政府约7公里,学校就在县道旁,交通便利,而且该村人口800多人,是乡里一个比较大的建制村,所以乡里计划将该小学改建成敬老院。”吴善荣说。

由于蜚安小学是村集体财产,去年10月,蜚安村还专门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对改建工程的意见。大多数村民都认为建敬老院是公益事业,只要其不以营利为目的,他们都会支持这个项目。但是,也有一些村民提出异议,认为小学是村里筹钱出地建设的,教育局拨款只是小部分,应当给予村民适当的补偿。对此,乡政府、村委会反复做思想工作,指出校舍闲置是一种浪费,建敬老院不赚钱反而还要贴钱,目的是服务农村困难老人。最终,有异议的村民也表示赞成。

今年1月,蜚安小学改建工程顺利动工。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的3层教学楼经过改建,每间教室改为两间宿舍,新配备了卫生间。每间宿舍安排两张床位,敬老院共有40张床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敬老院周边山清水秀,绿树环绕。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房间内装修完毕,就等着采购床铺、桌椅等室内设施。此外,该校园还有一块3760平方米的操场,按照计划,这里将种植花草,添置健身器材,变成老人们的活动场所。

吴善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因为学校布局与敬老院相似,所以投入较少,改建工程共投资155万元,其中省、市、县配套资金150万元,乡里出资5万元,后期配套建设乡里再投资四五十万元,“如果要新建一所敬老院,不计算地价,建设成本就要六七百万元,我们肯定承受不了”。

富泉民族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乡村少年宫内练习鼓号演奏,课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富泉中学被改建成公办幼儿园和乡村少年宫,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和成长

位于富泉乡的富泉中学教学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3层12间教室。2010年9月,该校因生源减少,学生被合并到永泰县青云中学,富泉中学校舍就闲置了。

2011年开始,闲置的富泉中学教学楼被一分为二,一层4间教室变成乡里的公办幼儿园。该幼儿园由富泉民族中心小学管理。

据富泉民族中心小学林兰梅副校长介绍,当时全乡有适龄学童60多名,但是乡里只有3所托管所,招收15名学童,还没有一家公办幼儿园。乡里20多名学童由家长带到城关就学,不仅接送不便,而且费用较高。多年来,许多家长一直呼吁,希望乡里建设公办幼儿园。全乡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建成后,解了许多家长的燃眉之急,目前,该园招收25名学童。

因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乡里不少小学生腼腆内向。为给农村孩子一个放飞梦想的“大本营”,该乡将富泉中学教学楼二层、三层改造成学习和娱乐两相宜的乡村少年宫。

改造初期,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给少年宫捐赠了乒乓球桌、电脑和乐器等。此后,富泉民族中心小学每年拨款1万元,作为少年宫的运营经费。

通过参加乡村少年宫的各个特色兴趣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现在,少年宫已经开设了家务小能手、剪纸折纸、乒乓球、书法、鼓号队等10个活动项目,改造了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室等8间教室。除每周四、六下午开放半天,其余工作日的课后也都会向学生开放。富泉民族中心小学190多名学生都参与到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中,课余生活得到很大丰富。

12岁的方雨柔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其父母均在县城打工,过去她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人交往。自从参加了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她每天放学后便来到少年宫的图书室大声诵读国学经典。方雨柔对记者说:“参加了兴趣小组后,我变得有自信了,上课也能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了。爸妈回家时,我还给他们表演节目呢。”就在上月,她参加县里组织的朗诵比赛,获得了优秀奖。

“富泉民族中心小学是永泰县唯一的民族小学,校园面积小,连活动场所都没有,更别提建设少年宫了。将闲置的中学校舍改建成少年宫,填补了学生文艺活动场所的空白,也让我们能举办一些畲族特色文化活动。”林兰梅说。

“富泉中学是教育局建设的国有资产,我们将校舍无偿调拨给乡镇统筹使用,让闲置校舍变成群众急需的教育资源。这一步虽简单,却意义重大。”永泰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曾国安说。

记者点评

对接民生需求,实现资源最佳利用

□赵锦飞

从2006年开始,我省就十分重视处理闲置校舍的问题。为此,教育、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各地处置的办法也不尽相同,或置换,或划拨,或移交,或调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力求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目前,一些地方随意处置闲置校舍,或一卖了之,或任人侵占,或任其荒废,这些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永泰县因地制宜,对接百姓的民生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处置方案,让闲置校舍物尽其用,最终既盘活了闲置教育资源,又让广大群众受益。

能取得这些成效,永泰县的做法有两点值得借鉴:

首先,要对闲置校舍知根知底。永泰县有21个乡镇,许多闲置校舍位置偏僻,县教育、财政部门经过一年的摸底,摸透了188座闲置校舍的具体情况,包括面积、结构、产权、建成年代等。这样,处置起来可以有的放矢。对于属于危房的校舍,及时拆除,不留安全隐患;对于可以改造利用的,制定不同方案。

其次,让乡镇当主角。处置闲置校舍,教育部门本应当主角,可他们不太了解基层的需求,统筹协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永泰先明晰产权,将这些资产无偿调拨给乡镇,让乡镇本着“教育优先、确保公益”的原则进行处置。如此,处理闲置校舍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受到群众欢迎与支持。

(本组图片除署名图片外,均为资料图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